前几天,即使雪下得再大,陈阿姨也会到家附近的万寿亭、仙林苑、松木场等农贸市场转一转。
在陈阿姨看来,冒雪逛菜场,买菜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从一线了解杭州“菜篮子”“米袋子”商品的供应情况。
“我知道,开展‘菜篮子’‘米袋子’主要商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监测分析市场供求状况、保证广大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拎得稳稳当当,是商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杭州市商务委(杭州市粮食局)也会在低温雨雪天气时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保障供应和安全防范工作。我去农贸市场走一走看一看,也可以把实时动态反馈给商务委,便于他们开展稳价保供工作。”陈阿姨说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遇到下雪、低温这些天气时,杭州格外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保障工作?
这和杭州本身的区位环境、消费特征等有很大关系。
以“菜篮子”里的主要商品种类蔬菜为例。受杭州的气候、土地环境、城市建设等客观条件所限,杭州一直是蔬菜的“主销区”而非“种植区”,来自全国主要蔬菜产区的外地客菜供应量占杭州市场蔬菜总供应量的70%,其余30%是本地供应。
本地菜的供应,一般集中于一年中的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以及9月至10月。这期间,外地菜的供应会相对减少。当本地菜供应量减少后,外地菜就是杭州蔬菜供应的主要力量。
通常,当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来自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南方产区的蔬菜大量涌入杭州批发市场,品种除大白菜、青菜、白萝卜、胡萝卜、土豆、西红柿等大路菜外,还有当地应季蔬菜,如冬瓜、茄子、尖椒、丝瓜和豆角等。而6月中下旬到9月,恰是甘肃兰州等地高原夏菜的上市旺季,包括甘蓝、青笋、芹菜、娃娃菜、芥蓝、胡萝卜、土豆等30多个品种,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杭州市场。
因此,杭州市面上的蔬菜供应,会呈现冬春季“南菜北调”、夏秋季“北菜南调”的供应特点。就像现在这个阶段,市面上的蔬菜,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南方地区运来的。
由于大量外地菜通过汽车运输等方式进入杭州,一旦遇到积雪冰冻造成高速封道等情况,势必会影响外地蔬菜入杭。不仅蔬菜,禽蛋、肉类、水产品等“菜篮子”主要商品的运输,也会遇到这样的困难。“这也是杭州商务部门为什么这么重视特殊天气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的其中一个原因吧。”陈阿姨认为。
“就像这次,2018年杭州第一场大雪,市商务委在1月24日就下发通知,联合相关单位,成立市场应急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关注气象变化,落实工作责任,24小时值班,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陈阿姨说,“2016年1月,寒潮降临杭州的时候,商务委也是及早启动市场保供应急预案,确保市民在极端天气下,也能顺当地买到各类需要的‘菜篮子’商品。”
另外,为保障杭州市区“菜篮子”商品充足供应,满足市民群众多样花色品类需求,杭州市商务委不断“走出去”,努力把更为丰富的“菜篮子”商品“引进来”。
继2016年5月赴海南全国农业示范地海口市澄迈县、三亚市崖州区实地考察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后,2017年11月,市商务委再次派出“产销对接小分队”,深入山东聊城、寿光等地,走访当地的蔬菜种植基地、批发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在对两地蔬菜产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拟与两地尤其是聊城建立深度合作机制,以品牌蔬菜为抓手,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丰富杭州市民餐桌品种。
同在2017年,市商务委组织力量,赶赴吉林、黑龙江等产蛋大省组织禽蛋货源,实地考察当地养殖基地,签订购销合同,确保东北蛋源优先保证杭州市场,努力增加杭州市场禽蛋供应。
在肉类和水产品方面,市商务委也在“扩大货源版图”上下工夫。2017年,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分赴广西、云南和江西等猪肉养殖和水产品大省,为积极引进优质肉类产品和水产品、深入开展产销对接合作打下基础。
市商务委还建立了“菜篮子”重点商品经营大户(企业)联系制度,与“菜篮子”商品经营骨干企业和经营大户签订“保供协议”,及时沟通产地与销地,组成反应灵敏的产销对接和运销链接网络。
“总之,当‘菜篮子’‘米袋子’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后,杭州市商务委(杭州市粮食局)作为这方面的‘大管家’,尽全力让大家‘有菜买、买好菜、实惠买’。”听了陈阿姨这席话,你是不是对杭州的“餐桌品种供应”更有信心了呢?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王聪 记者 郑炜
飞牛网生活必需品走俏 线上+线下优势尽显 雀氏开启2017蓝丝带公益,为福利院的宝宝捐赠生活必需品纸尿裤 飞牛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生活必需品专业网站 三益宝:合规经营是网贷发展的必需品 工匠精神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搜索更多: 必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