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共享经济的热度,顶着“老公寄存屋”的噱头,最近在杭州商场里出现的“共享空间”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所谓的“共享空间”,其实就是一个集装箱模样的移动小屋,不大的空间里可以上网、看电视、小憩等,按时收费,最多可以同时容纳四个人。这种小屋也被视作附加了互联网技术的传统休息区升级版。
事实上,最近这两三年,实体店抢占新闻头条,绝大部分都是拜新技术带来的新体验所赐,像是AR试衣间、智能导购及停车、线上线下同价、商品会员数字化等等。这次的“共享空间”有着相似的逻辑,甚至技术含量还更低。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被热捧的“新零售”概念几乎就等同于“互联网+零售”的概念。
被五花八门的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弄得眼花缭乱之后,最怕的就是喧宾夺主,进而偏离问题的本质,所以前几天我在看到一篇关于德国新零售实践的文章时,还真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文中这家名叫“Original Unverpackt”的超市,“新”的地方在于它是德国第一家零包装超市——不仅卖得都是有机商品,而且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包装,取而代之的是蔬菜摊货和散卖的自取式货架。顾客购物必须自带包装袋、打包器皿或是向超市租借可回收购物袋。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儿似曾相识?如果十年前出台的“限塑令”不是慢慢变得形同虚设,大概国内的超市、卖场应该也会有一些演变成类似的模样。而与之相仿的零包装超市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有。
经常会有人说:“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觉得这句话放在零售行业同样适用。只要商家肯花钱、肯投入,种种在新技术加持之下的新零售体验其实都不难实现,很容易模仿、复制,难的反而是如何引导消费者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同步升级消费理念、业态模式,进而契合、趋同于更高层次的价值观。
零售真的无所谓“新旧”:无论在什么时代,“旧零售”都要懂得与时俱进,将新的科技手段为我所用;“新零售”也都无法脱离固有的商业逻辑,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科技、互动、绿色、高效、有趣……贴上了各式各样不同的标签,披上了不同的外衣,商业零售的本质都是让我们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玥
继无界零售后 京东再造“物流朋友圈”暗怼菜鸟 美国服饰电商Everlane即将踏足实体零售 2017,互联网人猛扎线下的一年 传统零售冻土松动 零售周报:金鹰战略签约7-11 传腾讯入股超级物种 阿里私有化大润发六大猜想 2018零售格局面临巨变 搜索更多: 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