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月,在监管阴影下,多数人的目光被怒涛中的黑暗漩涡吸引,一小股潺潺的溪流却疾速向财富的海洋奔去。
这个让链圈大呼“闷声发大财”的弄潮儿,是一度迷失的互联网老兵——迅雷。
由它旗下全资子公司网心科技团队研发的“玩客币”,似乎要在被监管重锤的ICO和区块链创新之间,突围出一条夹缝求生之路。
玩客币就是针对共享带宽行为的一种奖励机制。用户需要先购买迅雷的玩客云硬件设备,通过分享自己闲置的带宽资源获得玩客币;该币可以应用在迅雷整个生态中,以换取更多增值服务;和Q币不同的是,它的设备和发行量都在逐渐衰减,具有鲜明的“挖矿”特征。
同样需要“挖矿”获得,同样有产量减半机制,同样的通缩预期,诞生仅仅半个多月,基于区块链思路设计的玩客币就陷入了“再造比特币”的争议。
币价从0.1元迅速涨到3元的价格轨迹,更让媒体急于梳理它和比特币的关系。
11月4日,不堪压力的迅雷终于发声,下令抵制玩客币的交易行为,并力陈不会上线交易所。
这会让在这个游戏中赚得盆盈钵满的获益方,偏离致富的轨道吗?
赢家
曾经是国民级PC应用的迅雷,装机量仅次于QQ,但在近十年的巨头混战中,它却一直扮演着安静的看客。
一度沦落到靠甩卖业务、断臂求生的它,搭上区块链和共享经济这辆顺风车,在这云计算大战中,打了个不错的翻身仗。
而咸鱼翻身背后,真正的赢家浮出水面。
首先是玩客币的创始团队。
据45区了解,该团队有数十人,之前也打造了赚钱宝,8成以上是颇具资历的极客工程师,其中半数以上人员来自腾讯T3或百度T6以上职级。
根据玩客币的分配方案,团队和合作方将陆续获得2亿币的激励,如果不考虑后续的增长性,仅以最新的3元价格计算,这些人最终就能瓜分约6亿元财富。
另一方面,作为“矿机”的硬件设备玩客云也成了现金奶牛。公开售价399元,此前迅雷每次售卖都是瞬间抢空,距离11月11日的正式发售还有3天,但现在“矿机预约人数”已达1173万人,售卖收入同样可观。
出人意料的是,玩币客的隐形获益方还有小米。据45区(ID:block-45)了解,小米股权占比27.2%,是迅雷最大股东。由于玩客币概念,迅雷股价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从3美元涨至12美元,其总股本6750.79万,小米所持价值从5400多万直接翻4倍,突破2亿元。
而网心科技掌门人陈磊,除了收获创始团队“福利”外,也得到了极大的声誉认可。据悉,他在加盟迅雷以前曾在谷歌、微软、腾讯任职,从迅雷内部接管网心不过百余天,就已经创造了如此商业奇迹。
当然,玩客币的早期参与者们也感受到了这次狂涨的喜悦。玩客币从一开始仅值0.1元,到10月22日玩客币上线第三方交易所的开盘价3.05元,疯涨的十多天,是这些先行者的极致狂欢。
从10月12日起每日挖矿产量为164万个,那么这些早期参与者手上的币值已经突破500万,在半个多月陡涨了三十多倍。
同样从中赚得一桶金的还有倒卖二手矿机的人。玩客币的价格从几分钱一度涨至4.99元,又因为第三方平台上玩客币交易的如火如荼,导致预约价为399元的玩客云在一些二手平台上被炒到了近千元的价位,玩客计划官网免费发放的激活码也卖到了近300元一个。
疑云
不过,原本应该庆功享受胜利果实的这些大赢家,却因为惹上“疑似ICO”的争议而寝食难安。
根据迅雷11月4日深夜发布的声明,公司从未将玩客币上线交易所,并且与这样五家“涉嫌侵权”的交易所划清界限:
迅雷的深夜澄清,是因为有太多舆论质疑它和被钉上监管十字架的ICO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5区就玩客币和概念十分类似、并曾创下史上最大ICO融资额的Filecoin项目作过比较,注意到尽管两者都运用区块链技术,都涉及共享计算的概念,都拥有挖矿的激励机制,但内核不尽相同。
其中重要一点是,Filecoin基于IPFS协议,旨在从根本上改变Web内容,使其完成去中心化。而玩客币运用区块链技术,却只有迅雷自己设立的“可信节点”才可参与区块链网络的维护,并未完全去中心化。
此外,Filecoin是由Protocol Labs发起的数字货币,它可在多个交易所上线交易,并由多个加密货币钱包提供支持,用户可以轻松地将它兑换成其他货币,如美元、比特币、以太币等。而迅雷多次声明,并未开发出类似钱包,不接受法币兑换,没有理财产品的属性。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言之凿凿,但从深夜发文的行为也能看出,迅雷对于卷入争议还是表现得甚为敏感和忌讳。
对此,太一云董事长邓迪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现在国内一些研究区块链技术的企业正处于迷茫期,“它们试图把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建立起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缺乏一定的监管指引,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合法。”
来源:新浪综合
搜索更多: 迅雷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