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1月3日,石家庄裕华区警方查获一家用罂粟壳作调料的拉面馆,同时还把调料市场卖罂粟壳的3个犯罪嫌疑人也抓获了。
众所周知,罂粟壳早就列入了卫生部门的“非法添加物”黑名单,餐馆往菜里加罂粟壳是违法的,一旦抓获,极可能面临重罚,甚至被判刑。
但是,这么多年来,往牛奶里掺三聚氰胺的早已绝迹,但往火锅、面条中加罂粟壳却每年都有被监管部门查处到。比如,2016年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一次性公布了35家餐饮企业涉嫌违法添加罂粟壳成分。
这些违法商贩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给顾客“加料”,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罂粟壳给菜“加香加味”,让顾客吃一次就忘不了——也就是能吃上瘾。
然而,通过加罂粟壳,真能达到“吃上瘾”的境界吗?其实是存疑的。
罂粟壳过去叫“大烟”,名声一直很差,它是罂粟被用来制作阿片后的干燥物“残留”,因为里面还有一些有效成分,所以还能利用一下。罂粟壳里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成分为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和那可丁,其中吗啡的含量是最高的。
比如,某项研究对作为“中药材”中的三种生物碱的测定,可以看出,其吗啡的含量最高在0.65%。
根据文献资料,吗啡成瘾的一般剂量要达到每次60mg,换句话说,每次如果给菜里加罂粟壳,差不多要加10克罂粟壳,而且需要里面的吗啡都溶出来,而且都被顾客吃进去才行——考虑到粟壳里还有其它生物碱,也许可以“少”加几克。
但是,上述石家庄查获的案子中,店主供述“平时做卤时会将罂粟壳包起来放到锅里,两三天放一次,一次放两三个”,按照这个“剂量”,平摊到每个顾客头上的“料”其实很低,恐怕是很难上瘾的。
比如,2003年,江苏泰兴卫生防疫站的研究人员曾经抽样分析了火锅店中火锅底料的吗啡含量,其结果是吗啡含量0.15-8.5毫克/升。按照这个剂量,顾客就算把火锅里的汤全喝掉,也不太会上瘾。
当然,很多查获的案件中,店主都会供述,使用了罂粟壳以后,生意确实更好了——是不是罂粟壳让火锅、面条更美味了,就很难说了。
2016年,就有这样一个新闻,某顾客吃了面馆的板面后,觉得“难以割舍”,最后把面馆举报,警方还真的查获了罂粟壳,这似乎说明,罂粟壳让菜“更好吃”并非完全捏造。
食谈君认为,由于不同火锅、面店对罂粟壳的使用方法、用量不一,实际上很难有个绝对说法,但就一般的情况来说,比如就是给火锅底料或汤里面扔几个甚至十几个罂粟壳,然后拿汤去煮面、菜,是不太可能让顾客上瘾的。
但在实际当中,为什么全国各地总有餐饮店非法添加罂粟壳?其中肯定有一些属于“以讹传讹”的,另外,很多新闻中没有提到的是,熬制这些“高汤”时,店主有没有同时加入其它调味料?
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值得分析的,在某些案子中,执法部门查处这些所谓“非法添加”的餐饮店,依据的是火锅底料中有没有检出罂粟壳中的某些生物碱成分,并不一定是同时查获了罂粟壳。
但是,目前对火锅等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的检测还没有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有研究表明,在一些检测中,其他调料如花椒、白胡椒、香叶等的成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即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而实际上,上述“调料”也可能加到火锅底料中,如果检测仪器不够精确,检测人员方法不得当,是有可能造成“冤案”的。
总体来说,国家禁止在餐饮中添加罂粟壳,这是食品安全的底线,但在实际情况中,罂粟壳作为一种药材还存在流通中,虽然有进行管制,但很难杜绝流入到其它用途,而添加罂粟壳又是很隐蔽的行为,全国这么多餐馆,有一些抱着侥幸的心理添加进去,也不是什么怪事,要完全“打击”干净,恐怕也不容易。
消费者吃到罂粟壳当然对健康没有好处,但餐饮业经过了几轮整治,如今在外就餐碰到火锅、面条中“加料”的,概率也非常低了。
来源:中国食品网
香料里加罂粟壳卖熟食店 合肥一商行店主被捕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香料王内藏罂粟壳粉末 男子喝强力枇杷露上瘾:一年喝2000多瓶 含罂粟壳 杭州4家餐饮店非法添加罂粟壳 卤味店老板被判刑 上海80多家米线加盟店现罂粟壳 多名店主被判刑 搜索更多: 罂粟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