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本报3·15维权热线开通以来,本报维权卫士接到大量消费者投诉,仅是医疗健康领域就100多条,其中涉及保健品的消费维权较为突出。不少读者向记者反映,在购买保健品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假冒伪劣和售后退货难题。而根据记者调查,一些老人购买保健品的背后,存在着商家为追求利益而精心编织的各种套路。
套路一
出问题后厂家称可能是假货
郑州的读者黄女士说,为了给老伴治疗糖尿病,她花费1194元买到四盒糖御医远红外贴。但在使用后,引起了老伴严重的皮肤过敏,以至于需要到医院寻求治疗。随后,黄女士与销售方联系,希望将剩余的三盒产品退掉,但工作人员多次推脱,至今未予处理。虽然产品包装上的厂名、地址和产品批准文号,与厂家一致,但所留的服务电话和网址,却并非厂家所有。昨日下午,大河报记者与该产品的销售方联系未果。随后,该产品的生产方郑州康金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温姓工作人员称,他们只负责处理产品使用中的问题,至于能否退货,则需要联系销售者。“一般是从哪买的去哪退。而且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假货,不能确定销售渠道的话,不好处理。”但对于郑州是否有该厂家的销售渠道,这名工作人员称不清楚。
套路二
有销售员叮嘱老人别让儿子知道
在众多消费维权线索中,还有很多答应退货却迟迟不予处理的案例。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老人在购买保健品前后,刻意避开家人,或将保健品藏起来,或将保健品的购买凭证交由销售者保管。
安阳读者刘先生说,自己为了治疗慢性病,私下购买了近万元的保健品,但吃完发现“疗效”不显著时,又被建议购买了更多产品。“不能让儿子知道,因为我买保健品,都已经生过好几回气了。这次买保健品,他(儿子)也不知道。”
与其情况类似的还有荥阳的读者陈女士:“销售员说让我先把东西(保健品)藏起来,不要让儿子知道,等到病治好的时候,再给家人说。”而让陈女士始料不及的是,最开始她就出现了头痛、眼睛痛等症状,而销售员则让其减量吃药(保健品),但不要停用。又吃一段时间后,陈女士直接住进了医院。昨日下午,陈女士的家人发来4种保健品的包装盒,以及四世同堂系列产品销售信誉卡,称老人前后购买了数万元的保健品。而记者随后与销售信誉卡上的服务电话联系,发现号码已经停用。至于其所购买的四种保健食品,其中一个海灵特胶囊,产自山东达圣元生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而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该企业早于2015年8月已被注销。 共2页 [1] [2] 下一页 屈臣氏香港线上业绩增长50% 今年加码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禁贴牌”一年 中国产能借合资并购输出海外 香港屈臣氏网购业绩增长50% 加码保健品 卧底揭秘保健品“会销”:分角色“洗脑” 老人被联手“忽悠“ 国内保健品巨头加速并购外资品牌 搜索更多: 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