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中“空手套白狼”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采购必然对应着相应的支出,即使存在原材料赊购的情况,那也会形成相应的负债,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对应关系。
招股书披露,盘龙药业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分为中药材及辅材和包装材料,中药材原材料包括重楼、当归、红花、大黄、三七等。其子公司陕西盘龙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龙医药”)虽然主营业务为药物流通和经营,但不涉及原材料采购,只包含其他药品的采购。因此,在盘龙药业前五大供应商中,既包括发行人采购中药材和包装材料的供应商,也包括了子公司盘龙医药经营其他药品流通的供应商,但不包括建筑工程类供应商。
就招股书披露的相关数据来看,盘龙药业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2200.10万元、2610.81万元、2762.89万元和1536.86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则分别为35.76%、42.14%、34.81%和31.28%。由此推算,公司在以上年度采购总额分别为6152.40万元、6195.56万元、7937.06万元和4913.24万元,采购总额出现逐年攀升。那么,上述采购数据是否真实合理呢?
以2014年为例,盘龙药业2014年的采购总额理论上为6195.56万元,考虑到采购中,除了支出采购金额外,还应支付17%的增值税,因此,整体核算下来,2014年采购总额与增值税合计金额应为7248.81万元。在盘龙药业的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其采购支出情况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2014年的金额为5730.01万元,其中虽然包含了预付账款增加项,但因金额太小可忽略不计。从采购和支出之间的对应关系看,2014年其采购总额与增值税合计项要比实际采购的现金支出多出了1500多万元,理论上,这部分多出来的采购应该形成相应的负债,即公司当年应付账款有相应金额的增加才对(该公司不存在应付票据),可实际情况却是,盘龙药业2014年应付账款仅增加了几十万元,也就是说,仍有1400多万的采购既没有形成相应的现金支出,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负债(这部分差额甚至占到当年采购总额的四分之一)。那么,出现如此巨大差额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公司有“空手套白狼”的本领?
与2014年类似,盘龙药业2015年采购与支出也有不匹配的情况。2015年,公司采购总额为7937.06万元,考虑增值税因素的影响,当年采购总额和增值税合计金额约为9286.36万元,而招股书披露的2015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仅有6117.83万元,这其中还包含当年新增的68万左右预付款项。核算下来,两项数据之间出现了3200多万的差额。从理论上讲,这部分金额应该与当年形成的应付账款新增金额相差不大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是,应付账款仅新增了1268.77万元。这意味着仍有超过1900万元的采购即没有相应的现金支出,也没有形成相应负债。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很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一是虚增采购总额。对于一家拟IPO公司而言,虚增采购总额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对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二是虚减应付账款金额。负债的虚减会使得企业资产得以虚增,让企业看起来更加“健壮”;第三种则是增值税缴纳的问题。
据招股说明书介绍,盘龙药业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的组方包括20余味中药材,多是产自秦岭山区的珍稀药材,产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为了确保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的疗效和质量,公司除与主要供应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外,与秦岭太白山区药农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道地药材供应关系,保证道地原料药材的供给和质量。这意味着,盘龙药业的原材料来源有一部分来自于药农,考虑到药农本身的特殊性,该部分采购有可能没有缴纳增值税。但问题在于,即使盘龙药业所有的采购都没有缴纳增值税,而按照前述方法核算下来,其采购总额仍然会超过采购支出与相应负债数百万元。
综合来看,无论是那一种情况的出现,都说明盘龙药业招股书所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是存在一定疑点的。(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作者:王宗耀)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盘龙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