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4年主要9种中药药材价格变化一览(单位:元/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
12月6日,国新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中医药发展情况。对于今年起尤其是秋季后我国中药材价格猛涨的现象,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承认确实是实际情况,但他也表示,我国中药材价格过去一直是偏低的,我国需要在大力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保障供给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有些药材价格要适当提高。
短期猛涨难掩长期低价窘境
随着我国民众对医药产品、服务的需求愈发提高,中医药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青睐,尤其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里约奥运会、G20杭州峰会更是接连出现了中医药热。然而,不断走高的除了中医药的关注热度外,还有中药药材的市场价格。药材资深专家、原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志举直言,今年以来,我国中药药材价格确实出现了普遍上涨。
业内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当归、党参、三七、五味子这几种主要中药药材价格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7.7%、99.5%、80.4%和103.6%。另据权威中药材分析人士介绍,除了上述药材外,今年大部分中药材都呈现上涨趋势,包括小品种药材也大幅上涨。
中药药材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直接导致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材、中成药在内的中药成品价格上涨,与此相关的流通、药厂、等系列产业链都会造成影响,尤其在流通领域。不过,业内表示,那些实力雄厚自主布局专供本企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药企却也有望从中获益。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标准数量达649项,年平均增长率29%。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和针灸治疗指南临床应用良好。
同时,我国民族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中医药的标准不能用西医药的标准来套用。”王国强表示,中医药标准规范由于中医的特点和西医药有所不同,要建立起符合中医,特别是符合中药的质量和标准规范,随着医学模式的调整,中医和中药的原理、作用正被逐渐揭示,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规范体系、评价体系。
去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近1/3,中药大健康的产业突破1万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时期,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速达20%。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虽然今年中药药材价格经历了议论过山车式的上涨,但业内表示,总体来看,过去多年我国中药药材价格却是长期保持过低状态的。王国强表示,中药材属于农产品,在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中药材却一直保持偏低价格,这也直接影响药农收益,从而导致种植药材面积下降。
价格机制成主因
有分析人士认为,药品涨价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少、天气因素等非人为因素使得产量减少,影响了供需关系。该人士表示,主要是因为这些药材需求量大且需求量每年只增不减的态势,疗效也已经普遍得到监管机构、医学界和市场的认可,但也不排除经销环节的市场操纵行为,“然而归根结底,中药药材价格调整机制没有理顺、不够合理仍然是核心症结之一。”
据了解,近期太子参、黄连、野菊花等中药材价格大幅走高。数据显示,受贵州、安徽等地持续中到大雨天气影响,太子参仅有零星采挖,新货出货量较少,全国太子参种植面积缩减约30%。目前,太子参价格处于每公斤120元的高位。
此外,需求增长和品质要求提高也成为推动价格上涨重要因素。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于药品生产GMP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让众多中药企业“如履薄冰”,而中药原料采购难,合格的优质药材采购更难。同时采购到质量、含量合格的药材已成为各大药企面临的共同难题。部分优质货源甚至到了一货难求的局面。质量门槛提高,优质中药材的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共2页 [1] [2] 下一页 “金钟伯乐耐热SOD的中药草本酵素茶及颗粒”获得高度认可 中药大健康产值破万亿国内遇冷 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 三七等中药材价格翻倍式暴涨 业内人士称优质优价成大趋势 千金药业中药主营业务承压 转型女性大健康面临渠道挑战 富士胶片将与华润合作做中药 还要卖到日本去 搜索更多: 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