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打假人遭超市员工殴打 超市称对方调包恶意索赔

  职业打假人马壮也说,“维权,如果对方态度很恶劣那就赶快撤离避免发生冲突,让第三方介入调查,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律师:打人者涉嫌故意伤害

  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余超认为,超市人员打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余律师强调称,除已购买的酒水属个人财物,手机照片也属于个人财物。“超市工作人员没收消费者已购买的酒水,还删除了他手机里的照片,这是故意损害他人财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余律师也提示,如消费者的票据和照片等证据灭失不利于后期维权,可以直接报警要求警方固定证据,还可以要求工商部门介入调查。昨日,张先生已向新街口派出所报警,目前警方介入调查。

  ■展望

  新条例拟不保护

  知假买假行为?

  其实,职业打假人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群体。此前,打假人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但在2013年底,最高法出台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是法律层面首次对“知假买假”进行肯定。

  2014年3月15日,新《消法》实施,将“欺诈行为”的赔偿额度从“退一赔一”提高到“退一赔三”,并规定了最低500元额度。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又明确“退一赔十”,还规定“千元保底”。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打假者的热情。

  不过昨天,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金融消费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牟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这意味着,该条例实施后,知假买假并从中获利的职业打假人行为或将不再受到保护。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康佳

  线索:辰先生

2页 上一页  [1] [2] 

奢侈品专柜也难分辨真假 IT部分加入打假战争

亚马逊起诉假货卖家:迈出圣诞购物季打假第一步

职业打假人的双11:备100万抢货 预计索赔1000万

质检总局开展“双十一”电商打假 抵制低质低价

欧美协会再指阿里打假不力 要求将其列入黒名单

搜索更多: 打假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