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保健品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中国消费者热捧,企业接连并购,海淘保健品的热浪翻滚,但暴利、价格混乱、真假难辨、标准不明确等情况依然存在。
虚假营销
保健品从专注老年人市场转向年轻群体,但仍有大量保健品依靠概念炒作、虚假营销抢占市场。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停止高价保健品“极草”相关经营活动。“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至尊含片”0.35克规格的81片装礼盒售价为29888元。生产厂家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宣称“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可以使冬虫夏草“含着吃”,并声称“极草纯粉含片比原草至少多7倍精华溶出”。
尽管广告投放金额高达10亿元,但这一投入并不能计入科研经费的投入中。根据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科研经费占利润3%-5%,但事实是,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1%,更多将资金投向营销之中。
行业内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200%。在保健品企业中,很多厂家自己不研发,采用买断经销或外购产品经营保健品,缺失核心竞争力导致很多企业陷入营销大战中。不过,《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已于7月1日起实施,要求备案主体必须是生产企业,不允许保健品贴牌生产。
真假难辨
保健品市场受海淘与代购影响保持双位数增长。去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1981亿元,同比增长10.3%,电商渠道上演了疯狂戏码,去年全网销售量同比增速已超100%,掘金保健品市场的企业热情不减,但乱象丛生的市场却依然难以监管与治理。
目前,购买海外保健品可以通过京东、亚马逊中国、洋码头等电商平台或者是海外代购。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电商平台会出现同一款产品价格不一样的情况,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相差百元左右。这样价格乱象让消费者难以抉择购买途径以及难以辨别所购买保健品的真假。 共2页 [1] [2] 下一页 保健品不许贴牌生产 或倒逼直销企业并购代工厂 保健品新规提倡企业自律 市场整顿仍需时间 老人购保健品三年被骗两次 警惕亲情牌忽悠老年人 保健品市场疯长背后:对老人跪地营销 传销式洗脑 保健品巨头澳佳宝沉浮50天:跨境电商清单致负面影响 搜索更多: 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