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业银行对中银香港的业务帮助有限,但对于中国信达来说,一家在香港和内地都持牌照的银行对其帮助很大。华融资管拥有的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是区域性银行,内地网点较少,业务量也很小。而南洋商业银行是一家私人银行,在行业内尽管各方面业务不算突出,但牌照很齐全。早前被纳入中银旗下后,借助中银的品牌网络,在内地市场业务崭露头角。
7月23日,大暑。上海陆家嘴地区的南洋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和往常相比,并无二致。记者推门而入,业务大厅里一片安宁。谁也不会料到,这家看似发展得有条不紊的银行,正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7月15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香港)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北金所)挂牌出卖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100%股权。此公告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火热讨论。
记者在南洋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实地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南商经营状况并未受到显著影响。每天来往客户20位左右,多为办理资金储蓄等日常业务。尽管如此,南商的未来走向仍引人注目。
老牌银行前生今世
旧时潮洲人开钱行多,南洋商业银行由潮州人庄世平在香港成立,开业于1949年12月,是本地老牌华资行之一。中银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时,南洋商业银行便是成员之一,但由于它在美国旧金山市都有分行,因此在中银13行改组后,即使南商由中银香港全资拥有,仍得以保留品牌。
南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已拓展内地市场,早在1982年便在深圳设分行,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军内地的外资行。庄世平在1986年退休后,一直荣任南商名誉董事长,直至他2007年逝世为止。同年南洋中国正式在内地开业,并且接收原中银香港的内地分行网。
记者2001年在中银香港采访时曾获悉,南商专攻零售市场,与母行中国银行的客户群不同,亦与同属中银旗下的集友银行走不同路线。南商在香港市场的零售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是中国银行收购其的重要原因。
不过此后,南洋商业银行的定位不够清晰,被视为与母行争生意,同时因内地经济放缓以致坏帐率恶化,最终步上卖盘之路。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南商作为中银香港集团业务的一部分,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南商的零售银行、企业银行以及资金业务与中银香港相似。解决业务重合这一问题,为本次转让埋下伏笔。
中国银行5月21日曾发布公告,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优化海外机构布局,推动海外业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子公司中银香港拟出售旗下南洋商业银行股权,同时,中国银行在东盟地区部分机构业务及资产拟重组并转让予中银香港。
中行称,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将减少管理架构重叠造成的资源和客户分散。中银香港是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并获授权担任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出售中银香港旗下南商股权并重组东盟部分机构业务,将减少中国银行、中银香港和南洋商业银行在业务和机构上的重叠,清晰、简化管理链条,突出品牌认知,进一步拓展中银集团在香港和东盟地区的经营空间和业务机遇。同时南商也可以充分发挥其拥有的独立银行牌照的优势,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大。
这意味着,这家本地老牌银行将面临东家易主。南洋商业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7月22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银要出售南商的消息年后就开始传了。“虽然有点意外,但毕竟中银也有他们的全盘考虑。”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香港中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