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答案有点庸俗:信仰。在我们小时候,普遍的信仰和苏联很相似,比如卫国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过很大的破坏。对我而言,那种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振兴国家等等,都是最底线的价值。共产主义信仰在过去提得比较多,现在似乎提得不太多了。对我们来讲,现在的信仰应该体现在对社会的包容。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很快找到信仰的支撑,但最起码在寻找的过程中人是向善的,并意图修正自己。家族、少年成长时代、家庭以及部队等等,包括过去一些痛苦的经历,都在影响着我。
Q12:你提到一个人要有追求、有理想、有知识,可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过老挝,看到身边很多人有理想、有追求也很善良,但他们的人生最后也不是特别好,甚至其中一些人的结局还很悲惨。对于你的话我有质疑,你可以讲一些观点反驳一下吗?
王石: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当老实人,结果就一定会不好,这是你的观点吗?很坦然地说,我是这样做的,结果还不错,但也许即使这样做了,结果也不一定好,毕竟还有运气的影响。但今天论证的逻辑并不是说了老实话、做了老实人就必然会成功,而是当你成功了以后,如果还保持着诚实的品质,才能更好地持续下去。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即使十恶不赦却也很成功,甚至还能善终的可能。因为我们今天讨论的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不是说这么做就一定能怎么样,不是那样一种机械的唯物论价值观。
Q13:我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你在22岁的时候,是怎样的人生状态?
王石:我22岁还在部队苦熬呢,23岁才从部队复员。我觉得在部队两年时间就足够了,却耽误了三年的宝贵时间。我是1973年复员,1974年当了工农兵学员,开始上学。现在想起来,才觉得煎熬也是宝贵的财富。就这个问题来看,你非常在乎22岁这个特定年龄应该怎么样,那么我要说,珍惜你的22岁吧,虽然可能有很多彷徨,命运本身是你自己无法决定的,但唯一能做决定的是你能掌握的具体每一件事。正如我们刚才所说,我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如意,但仍然尽量做好。
Q14:听说您接下来要攀登知识的山峰,比珠峰要难,那您要如何努力呢?
王石:这是定量化的目标。我原本准备三次登珠峰,实际上去哈佛时我还带着滑雪板,不但要登山还要滑雪。可是到了剑桥以后,我很快就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在学习上,我觉得有三关需要克服。
第一关是语言。语言水平一般还不行,毕竟不是旅游,光会听、说还不够,还要学以致用,毕竟是在大学。即使是要拿博士学位,讲得不好也不太要紧,只要做完功课、通过答辩就可以,专业领域也非常窄。而现在这样交流,包括到商学院给同学们讲课,难度要更大。何况当时不只要学习语言,同时还要完成作业,而周围的同学年纪几乎比我女儿还小。
这么困难还没有放弃,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受不了刺激。什么刺激呢?很多人在网上问:哈佛也有中文班?这话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认为我到哈佛不是扯么,最多待半年就回来了。其实这么问还好,我不答理这种讽刺就算了。但第二个问法把我刺激到了:哈佛也有老年大学?我心想:是啊,和比我女儿还小的人一起学习,那对我的刺激感多大啊。
每次考试我几乎都最后一个交卷,人家都走了,老师恨不得过来扯我的卷子。全是本科生学的课程,一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我就得把本科同学的课堂笔记拿回去看,然后做作业交上去,还是可以的嘛。那并不是老年大学,而且在学习上要跟上比自己小三四十岁的同学,斗志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最后一个交卷,这让我感到很惭愧,但是回头想想:和他们较什么劲啊,我是最棒的。这是人生的态度问题。
第二关是定位,就是如何把自己摆到学生的位置上去。原本是一个企业家,到哪里都习惯了秘书接待、司机接送,几乎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挺惭愧的。可到了大学里得自己做饭,突然就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出门没有专车,饭也得自己做,要把自己放到新的生活环境中。
第三关是文化,和社会生活有关。比如办信用卡,在中国很简单,但是在美国却说我没有资格。我很疑惑,明明有三万块钱怎么不行呢?相关工作人员说,因为我在美国没有信用,那怎么办呢?最后通过借贷卡,自己花自己的钱,信用卡办了一个月才下来。诸如此类文化之间的隔阂还有很多,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以上这三关是互相影响的。要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饮食很重要,有些中国留学生三天不吃中餐就受不了,而我却不吃中餐,尽量回避。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一是不说中国话,二是不吃中餐。到了剑桥,这种体验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在剑桥过圣诞节的时候,有几个院士发现我这么如鱼得水,他们自己本身就在剑桥毕业,又受聘并任职于母校,却问为什么我认识的人比他们还多。我说很简单,你们都是中国胃,在这里天天晚上都吃中国饭,但我无论是午饭还是晚饭都要和外国同学在一起,正好有机会练英语。
所以,攀登知识的高峰有什么困难呢?从大方面来讲,是人生和生活的心理感悟,但是要怀着开放、学习和好奇的心态去面对文化和知识,而不是抱以功利的心态。
Q15:我想问一个关于毛大庆的问题。当时您花了很大的心思,让谢栋准备了大概两年,请毛大庆吃饭的次数达到了两位数,甚至你亲自和毛大庆交流,最后把这位有影响力的人引到万科。但为什么这样的人才到万科才待了五年多的时间,在房地产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不愿意和万科一起坚守并面临挑战?“坚守与挑战”是王石的文化,还是万科的文化?
王石:这个问题有点偷换概念。显然,我们说的“坚守”,并不是在万科工作15年、20年都不变。我在万科30年了,难道其他人也要待30年吗?到底应该坚守什么,我的概念不一样。应该坚守的不是时间而是底线,无论换不换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底线是什么?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底线就是你发自内心认为要遵守的价值观,是一贯的做法,不会改变,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尽管大庆刚辞职,但就我对他的判断,他也有自己的坚守,所以我们才肯花那么多心思把他请来。从他这五年中的表现来看,我们的判断是一致的。这次他的离开比较高调,也透露了心扉,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要走,以及之后打算干什么。虽然他离开了万科,但与我们还是连在一起的,我非常感谢他这几年在万科的表现。
大庆走了可惜不可惜?可惜。值不值得挽留?值得。但为什么他还走了呢?相信是为了追随自己的心愿,抓住社会转型中的机会。万科的人事政策中,有一条叫“好马吃回头草”,有一名员工就曾经三进三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一个变动的时代,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低谷就流到哪里去。万科把自己比作低谷,但是有时人才流走了,我们也会检讨,如果原因在于自己,就会想办法调整和改进。如果有一天大庆说要回来,我们也会很欢迎。(来源 :新华网)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王石:为什么说徐志摩的一首诗对留学生有坏影响?
王石女友田朴珺开私人会所
学霸王石与他的气垫BB霜
王石受勋剑桥院士 田朴珺赞:是我儿子多好
房企薪酬调查:杨国强薪酬达1001万元 王石薪酬搭1045.6万
搜索更多: 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