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公司研发费用的投入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进一步了解却发现公司的陈述虚假成分很高。招股书及年报显示,公司在此期间均无研发费用资本化,那么管理费用中的技术开发费即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0.45万元、388.85万元、239.99万元、352.80万元、1082.47万元,和公司描述的研发费用天壤之别,且都远远没有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的硬性标准。
2011年报中开发支出为948.45万元,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30.73%,按此计算2011年的研发支出总额为3086.40万元,与公司年报陈述的研发费用3457.76万元竟也少了近400万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公司或是为了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而进行了虚假的陈述。
2012年报中公司的开发支出为4649.24万元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为33.31%,若以此计算2012年公司的研发项目支出总额高达13957.4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当期开发支出中计入当期损益的为3100.44万元,没有转化为无形资产的部分,而管理费用中的技术开发费仅3021.57万元,不仅远远低于13957.49万元的研发项目支出总额,甚至还低于开发支出中费用化的3100.44万元。
招股书显示,公司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研发人员为63人,占当期员工总数的4.7%,也没有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研发人员占比不得低于10%的标准。
据此,蓝丰生化研发人员及实际投入的研发费用都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标准,是不折不扣的“伪高新”,期间累计违规享受了高达数千万元的税收优惠。“伪高新”的出现,最根本动因是利益驱使。一旦被认定为“高新”就可获得净利润10%以上的所得税税收优惠,这对于众多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但在认定办法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有一些不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企业仍成为“伪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审计部门等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伪高新技术企业”的查处,一些企业也因“伪高新”被查出而补缴高额税收优惠。
另外,蓝丰生化因是高污染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相当大,员工受教育情况显示2011年中专以下的员工816人,在2012年员工总数略有上升的情况下中专以下的员工却已下降到了只有367人。公开资料显示蓝丰生化的财务数据也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对此本网将给予进一步的关注。(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共2页 上一页 [1] [2] 千余职工错失2亿 蓝丰生化清理职工股被指有猫腻 近半的利润来自政府补助 蓝丰生化过会堪忧 搜索更多: 蓝丰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