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利益链
事实上,在央视曝光之前,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和基层保险机构就已经是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
2009年10月1日,保监会颁布《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人员在销售产品时必须向投保人出示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投保提示书,不得隐瞒和欺骗投保人。
2010年11月1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
而对于违反规定的基层保险机构,保监会的惩罚力度也在加大。年初,保监会向包括中国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在内的19家保险公司发出监管函,详细通报各公司被查基层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并处罚款。这已是保监会连续第三年就基层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问题向总公司发出监管函。
尽管如此,基层保险业务员在银行网点进行销售误导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根据中国保监会的公告,2012年前三季度,保监会和各保监局收到涉及销售误导投诉2090个,占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的83.97%,其中,投诉分红险最多,达到了1252个,占销售误导投诉的59.90%,主要表现为销售时过高承诺产品收益、故意隐瞒免责事项以及将存单变保单等。
而时代周报记者对广州市多家银行进行暗访发现,基本上所有银行均有身着银行制服,但并没有挂工作牌的保险业务员在销售保险理财产品,而银行真正的工作人员对此也并无制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务员对记者透露:“现在业务员穿着银行工作人员的衣服潜伏在银行里,反而更隐蔽,也更容易博得信任。”
“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是银行与保险本来就存在利益关联,”曾经从事保险推销的陈晓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保险公司、保险业务员和银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他们之间有一条利益链。”
据陈晓透露,保险业务员的收入完全与其业绩挂钩,按照业内一般行情,业务员卖出一份保险可以得到第一年保费30%提成,其主管上司也可以从中得到一部分提成,这导致了保险业务员往往会为了业绩而违规,而其上司往往对此也持鼓励态度。“拿分红类的理财保险来说,这类保险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收入高的群体规避财产风险的,但却由于提成高,促使很多业务员将此类保险推销给普通老百姓,甚至不惜伪造投保人的收入信息,最后往往产生纠纷。”
而银行之所以对保险误导销售并不排斥,也是因为银行本身就处在保险利益的链条之中。据一位从事银行保险的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按照行情,保险公司每卖一张保单要给银行相当于保费7%左右的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业务员的佣金中,银行也会有一部分提成,而一家银行往往代理几家保险,至于银行主推哪家保险,哪家业务员可以驻点,其中均会涉及到利益输送。”
“银行卖保险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销售过程中存在利益驱使和交换,那么银行保险很可能会变味。”陈晓表示。
维权面临举证难
作为总资产接近两万亿的世界级保险集团,中国人寿旗下的70万基层业务员一直是其骄傲的一部分,而现在,这个庞大的业务员群体却成为人寿急需解决的难题。
人员过于臃肿,加上保险业务员从业门槛低,成员良莠不齐,使得中国人寿很难对基层业务员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管,2010年,一些中国人寿基层业务员在销售保险时大肆违规代签,迫使投保人将中国人寿告上法庭,中国人寿的声誉大受影响。
而在中国人寿的高层看来,此次“骗卖门”也是基层业务员违规造成。对于员工的违规行为,中国人寿制定有详细的业务员守则进行规范,但是在一个如此庞大的系统内,监管到底能落实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
相比于中国人寿监管难的借口,更令被销售误导的群众感到气愤的是中国人寿在处理投诉时的迟钝,这也使得投诉者的维权变得困难。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生命人寿等19家险企中介业务违规 被罚 中国人寿虚假宣传偷换概念 遭广东保监局三罚 穿慈善马甲卖保险 中国人寿陷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中国人寿设陷阱 教育基金须等孩子80岁才能取 中国人寿借停售之名推销保险被销售误导 搜索更多: 中国人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