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金公司保荐的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赛康)虽已过会,但业内和媒体对其的质疑声至今不绝。新快报“赚钱”IPO观察栏目早在今年7月4日推出《虽获IPO通行证,奥赛康业绩下滑之忧仍存》,文中指出其存在业绩变脸和销售环节搞猫腻的嫌疑。昨日,在全国药品交易会开幕前夕,新快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口中再次求证——即将上市的奥赛康之成长性或将面临断崖式下挫的风险。
此说依据有二:其一,安徽模式中规定单独定价品种的采购量不能超过总量的40%,这意味着奥赛康的主打产品奥美拉唑钠(奥西康)在各家医院被采购量要低于40%;其二,广东今年起已首先试点药品差别定价管理办法,要求奥美拉唑钠等首仿药在进入广东市场后,还要确认差别定价的资格,且保护期才5年,这意味着5年后奥美拉唑钠的特权就会消失。
在上述奥赛康的基本面有望面临剧变的情况下,一个吊诡的数据是,奥赛康的综合毛利率保持在90%以上,但在去年营业收入高达13亿元之下,净利润才区区1.52亿元,产品的高额利润都去了哪里?在招股书中,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是:2011年奥赛康的学术推广费高达3.47亿元,已是净利润的两倍有余,一年的场数多达900余场,平均一天要办3.59场,换算成金额,平均一场要花38多万元,平均一天要花138万元,这笔显然吞噬了大量利润的费用究竟花在了哪些人身上?又花了些什么呢?
暴利崩盘风险1
安徽模式“定死”奥美拉唑销售量
进医院最高量限四成,还要与人分
奥美拉唑钠作为奥赛康的主打产品,占其营业收入和毛利的比例均超过50%。奥赛康的招股书也显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商品名:奥西康,分40mg和20mg两个规格)与另一款产品注射用兰索拉唑(商标名:奥维加),在2009年—2011年三年中的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69.19%、72.28%、75.05%。
但这款占其半壁江山的产品,其实是一个首仿药,即“国内首先仿制并获准上市的药品”。
招股书显示,奥美拉唑钠其实是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原研药(过保护期的专利药品)。在阿斯利康的产品专利到期后,奥赛康成为国内首个仿制奥美拉唑钠并获准上市的企业,并将奥美拉唑钠分为40mg和20mg两个规格,其中40mg规格还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单独定价资格。
不过,新快报记者翻查整个招股书,并无奥赛康何年享有单独定价资格的资料。
即便是奥赛康生产的奥美拉唑钠可以单独定价,但依据最新的《2012年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第六点“药品使用与采购配送结算”的第二小点,关于“药品采购”中规定,“县级公立医院依据本单位药品使用目录和采购计划,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同法》等有关规定,与中标药品企业或其委托的配送企业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明确采购品种和数量。第一质量类型药品的采购量不得超过总采购量的40%。”
所谓的“第一质量类型”不仅包括原研药,还包括单独定价(包括国家批准的执行单独质量标准和价格)药品。
上述规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奥赛康的奥美拉唑钠进入医院的量,最高不能超过总量的40%。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40%的份额,还要与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即奥美拉唑钠的原创者一同分享。 搜索更多: 奥赛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