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出境游遭拒签无盖章 江西亚细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被疑造假
本报讯 实习生魏昌浩 记者李志强报道:母女二人通过江西亚细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亚细亚国旅)报团赴欧洲的法意瑞等国旅游,以合同形式委托旅行社代办出国签证,不想等来的却是一封未加盖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印章的“拒签信”。这封信函的真伪引起了旅客李秋月的质疑。然而,旅行社方面却坚称“拒签信一定是真的”。8月3日,本报曾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进展□“承认拒签信是伪造的”
日前,本报从当事旅客李秋月处获知此事件已有新进展。她介绍称,此事经本报报道后,亚细亚国旅方面承认“拒签信”系伪造,并于8月9日约她进行了协商,由于当事双方提出的赔偿方案分歧很大,最终没有达成一致。
对于“拒签信”系伪造这一回应,李秋月告诉记者,亚细亚国旅有关负责人做了进一步解释,称是由于与其合作的北京某旅行社(负责送签)的工作人员私下暗箱操作,通过造假套取游客钱款后玩消失,“目前此人已离职无法找到”。
李秋月说,亚细亚国旅方面为证实己方说法属实,向其出具了一份北京某旅行社发来的信函,并表示“责任全在北京方面”。“这份信函只是他们单方的说法,究竟是不是员工私自操作行为还有待调查证实。”李秋月如是认为。
亚细亚国旅按□相关条例赔偿
10月22日上午,记者就此事来到亚细亚国旅。针对李秋月所述情况,一陶(音)姓负责人承认“拒签信”系伪造,并称,此起纠纷是负责送签的北京某旅行社未履行送签行为,“明摆着是诈骗”,建议李秋月走司法途径寻求解决。
随后,记者联系上亚细亚国旅负责处理此事的总经理陶侃。他在电话中表示,双方协调过程中,他们已经表明了处理态度,按照《旅行社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该负的责任我们会负。”不过,陶侃并未就如何赔偿作出明确回应。
省旅游局质监所□未能调解成功
当天下午,江西省旅游局质监所负责受理此案的工作人员季强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已介入协调此事,但因当事双方提出的赔偿数额相差太大,未能调解成功,只能建议当事人申请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那么,伪造拒签信行为是否有相关的处罚措施?季强解释称,依据国家旅游总局颁布的《旅行社条例》,只能针对旅行社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并没有对未履行送签等此类行为进行明文条款规定,因此他们“不能处罚”。 江西亚细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被疑造假 江西亚细亚国际旅行社违规收费被处理 亚细亚百货存消防隐患 被罚1.5万元 郑州亚细亚:陨落的“野太阳” 苏宁长春亚细亚精品店8月1日重装开业 搜索更多: 亚细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