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9日电(记者 陈婷婷)“早起一杯奶”是很多上海人的习惯,但是日前连续出现牛奶质量问题,让一些上海市民开始对这一习惯“犹豫”起来。
8日,知名牛奶生产商“光明乳业”生产的瓶装鲜牛奶因运输过程出现问题,发生酸败导致牛奶变质出现异味,光明乳业当天发表声明向民众致歉。
这是两个多月以来,上海曝出的第三次牛奶质量问题。
6月28日,光明乳业因27日的生产过程中混入碱水,导致其优倍牛奶出现质量问题。事发后,光明乳业对“问题牛奶”进行了赔偿召回。
9月初,另一乳业巨头蒙牛乳业(微博)也出现了疑似变质问题。据此间媒体报道,上海某市民购买了一箱蒙牛高钙牛奶,食用后出现拉肚子等问题,才发现牛奶已变质,经媒体曝光后,蒙牛公司对该市民进行了赔偿。
而此次发生的“变质”事件,涉及的市民更多。虽然光明乳业并没给出具体涉及到的牛奶数量,但是在其网站公布的公开声明中提及,“光明接到了952人次的投诉”。
从此前生产过程出现漏洞,到如今的运输过程的失误,“光明”这一上海本土的乳业品牌在一些市民心中的形象开始“打折”。
已经喝了光明牛奶多年的苏佳华对继续喝瓶装鲜奶有点犹豫,“我的订单还有几个月,也不知道该不该退掉。”苏佳华认为,一次发现还可以说是偶然,短期内两次发生质量问题,很难让人放心。
事实上,中新社记者注意到,目前上海已有不少市民开始选择“洋牛奶”。小学老师张红每天一下班都直奔进口超市,为上幼儿园的女儿“抢购”洋牛奶。她告诉记者,洋牛奶非常紧俏,“买到就跟抢到‘宝’一样”。
在静安寺商圈的进口食品超市,记者也发现,洋牛奶的货架前通常都是在唱“空城计”。张红说,“选择洋牛奶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想喝一杯放心奶。”
食品安全无小事。此前,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曾抱怨政府抽查过多。对此上海质监局新闻发言人沈伟民曾在8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中回应称,“多次抽查是对民众负责。三聚氰胺事件出来后,我们采取这么严厉的措施,不为过”。
政府的高频率抽查下牛奶依然出现漏洞,此间专家也建议,要重塑乳业品牌,除了加强政府的监管,企业家本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非常重要。 实习生曝蒙牛冰激淋代工厂污秽不堪 蒙牛称正调查 蒙牛篡改生产日期窝点未被查处 蒙牛再曝篡改生产日期难改造 质量门频现 蒙牛称负面报道致销量下滑近三成 解密蒙牛改期牛奶流通之谜 食品业临期产品存隐忧 消费者曝蒙牛特仑苏发苦喝后腹泻 蒙牛回应过期奶未道歉遭质疑 曾被曝类似事件 蒙牛声明回收牛奶绝口不提赔偿 蒙牛不提篡改日期奶销售数字及赔偿遭质疑 蒙牛3000箱牛奶生产日期遭改 曾曝出加牛尿 蒙牛义乌经理篡改生产日期近半年 蒙牛承认擅改生产日期 避口不谈产品召回及赔偿 蒙牛3000箱临期牛奶 生产日期遭经理改晚6个月 蒙牛元老金蝉脱壳 牛根生系套现120亿 蒙牛换帅之后还需排雷 业界建议抓质量控制 中粮不满蒙牛表现换总裁 新掌门更重质量 蒙牛宣布杨文俊辞任总裁 盈利增长或将放缓 蒙牛总裁杨文俊卸任 中粮系全面接管 蒙牛宣布杨文俊辞任总裁 十大元老全退出 蒙牛被指奶源缺口超三成 进口还原奶补充 搜索更多: 蒙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