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保4折优惠,会员3折优惠!”
最美是人间四月天,深圳白领小苏和朋友相约周末一起去踏青。出发前几天,她打算上网投保一份意外险。经过一番搜寻,她被当地一家保险公司官网上的这句广告打动了,觉得这折扣很给力,于是马上注册为会员,为自己购买了一份平安一年期意外伤害保险。
“原价310,现价93元,真的很划算啊!”小苏还跟同伴推荐起来。
保险官网也玩“高标低折”
“3折买意外险,真的有这等好事?”小苏的朋友小勇有些将信将疑。因为前阵子,小勇参加一个团购网站的酒店团购活动,本来说是打2折,觉得很划算,后来到了酒店才发现,网上的原价比酒店的门市标价还要贵500元。
“现在网上高标低折的东西好多,听我女友说有些百货公司年底促销的时候也会把衣服标价先提高再打折。这保险打3折,以前真没听说过,会不会有猫腻呢?”小勇心存疑惑,特意请教了本刊记者。
记者仔细测算后发现,这“3折意外险”,里面的确有些奥妙。
疑问一,如果会员优惠价是3折的话,那该保险的原价是多少?原价真实么?
记者在其官网上选择“立即投保”,进入自由选择保险组合页面,记者选择最简单的形式,只投保10万元额度的意外险主险部分,结果显示,原价310元,网上优惠价124元,会员优惠价93元。页面截图请见图1。
10万元保额的一年期普通意外险,原价310元?这是什么概念?
若与其他保险公司的普通意外险横向比较,我们会发现,市场上不会有这样的价格。针对办公室白领等意外风险较低的“一类职业人群”,一般只含有意 外伤害、意外残疾和烧烫伤保障责任的意外险,保额10万元,市场价格高者在250元左右,市场价高较低者在150元左右甚至更低些。若是与该公司自身的传 统个险渠道比较,它的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责任包含意外伤害、意外残疾和烧烫伤保障,基本保额10万元,公交双倍给付即20万元,“一类职业人群”的投 保价格也只要150元。
看起来,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310元的原价似乎都站不住脚。
那么,这个310元的原价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记者几经辗转终于发现,因为该网上意外险可以接受“1~4类职业人群”投保,而310元的价格正介于“3、4类职业人群”中间价。但这样一来, 造成的实际情况就是,即便1、2、3类职业人群投保该网上意外险(绝大多数选择网络投保的都是公司白领等1、2类职业人群),却也得按照接近4类职业人群 (较高意外风险者)的费率来作为原价依据。
如此一来,这网上“低折卖保险”,是否也就陷入很多团购网目前最为消费者所诟病的“高标低折”怪圈之中了呢?
疑问二,网上优惠价和会员优惠价是否“真正优惠”?
若撇开这家官网意外险的原价“很有问题”不说,那么,最终消费者如果通过其官网投保,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实惠价呢?
记者经过测算比较后发现,相对其他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意外险网络平台最终售价而言,它的价格的确是最优惠的。而如果和传统个险渠道销售的性价比较高的一些意外险产品比较,它的最终售价也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其会员价还是相当优惠的。
其实,虽然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愿意享受网络购物的便捷、实惠,选择网上买保险也是这个初衷。但是,不论最后我们是否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我们还是希望保险公司在其官网上的标价不要“注水”,因为相比便宜的价格,我们更愿意看到规范、诚信的销售行为。
用违规性文字介绍产品
除了在线销售,保险官网的首页中常常还会出现一些该公司热销产品或重点推荐的产品,在这类介绍性信息中,部分保险公司的官网产品介绍涉嫌违规或误导。
比如,在国华人寿官网(www.guohualife.com)首页,在页面最中间的“热点产品”部分,国华推荐了其公司四款产品,其中有一款 名为“华宝金禧还本型长期医疗保障计划”,并列有一段介绍文字“寿险保费增值返还,交通意外保额翻倍;疾病意外均有保障,缴费期短,保障期长” 。具体可见图2。
读者朋友们可能还有些印象,早在2006年,本刊就曾有过系列报道,主要涉及还本型长期医疗保险停售的问题。因为根据中国保监会2006年8月 初颁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之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医疗保险产品和疾病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
当初保监会之所以在《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之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返本型健康医疗险,而且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总是强调“有病理赔,无病还本”这样一个概念。
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不会有“亏本”的感觉,好像有病无病都很划算。
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正因为该类返还型健康医疗险既有定期健康险的保障功能,又有健健康康满期后得到生存金给付利益,大部分也含有未患病情况下身故给付的功能,所以保费较高,很多人的预算难以承受这类产品的高价格。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类产品总是强调以“返本”来吸引大家的眼球,但往往又不切合消费者的个体实际需求,所以很容易产生“买错产品卖错对象”的情况,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引起市场的混乱,增加保险买卖双方的纠纷。
如今,距离监管层施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经过去了四五年时间,为何国华人寿却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仍然在其官网显著位置冒着违规的嫌疑推荐“还本型长期医疗保障”产品?
记者点击该产品的图片后,进入到产品完整介绍页面。此时,页面显示为“华宝金禧综合保障计划”,“返本型医疗保障”几个字已然不见了踪影,看来,国华实际上也是知道“还本型长期医疗保障”这几个字并不合适的。一整页的介绍过后,最后注明该计划由《国华华宝金禧两全保险》、《国华附加华宝金安长 期住院津贴医疗保险》组成,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该公司就是把“两全保险+附件住院津贴医疗险”组合计划,加了几个更为引人注目的“返本型医疗保障”字眼, 并放置到了首页推荐位置上。
可惜,如此偷换概念,反而很可能涉嫌违规了。对消费者也有不良的影响,很可能产生误导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