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品牌观察 >> 正文
比亚迪:生命难以唤醒的沉默气囊
投诉—爆料—内幕—线索—传闻
http://www.redsh.com 2011-05-18 红商网 评论 发布稿件

  这己经是第3例关于比亚迪安全气囊的投诉。每例投诉后面都背负着一个鲜血和生命对沉默气囊的控诉。这是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更不能接受的是厂家的冷默。

  再次“渎职的”安全气囊

  第3例关于比亚迪安全气囊的事故发生在2011年4月10日。投诉人王赞是比亚迪F3[车牌号为冀JDM321]车主刘君武的朋友。事发当天,是由投诉人王赞驾车。王赞妻子坐在副驾驶位置,车主坐在车子后面。当天晚上8点左右,王赞和家人朋友行驶至任丘津保路口自东向西正常行驶时,突然一辆120救护车自西向东驶来。两车躲闪不及,从正面撞在一起。

  王赞在投诉时说,刘君武跟他是很好的朋友。当时买车时,销售商承诺此车安全性能好,装有双气囊,遇到撞击铰链式发动机自动脱落下沉形成吸能区,可以保护驾乘人员。出于安全性能,选择了这款车。然而当真正事故发生时,却没能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厂家比气囊更沉默

  事故发生后,王赞头受重伤,被送往医院缝了12针;其妻坐在副驾驶,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牙齿10颗松动,4颗被撞掉至投诉时,还在医院住院;车主刘君武,即王赞的朋友,被诊断为脑挫裂伤短暂性失忆。王赞说,他的朋友现在还时有清醒,时有模糊,对当事现场已记忆不清了。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全部受伤住院,对现场情况无法处理。一周后王赞去看车。看到车后,4S店工作人员对王赞说,车撞成这样,气囊应该被弹出。我们会将现场及事故的图片发至比亚迪总部,等待他们处理。然而,一个月即将过去,王赞没有接到如何解决问题的电话。

  王赞的心凉了。因为是他在开车过程中造成的交通事故。现在车坏了,厂商也没有任何说法,自己受伤不算,还连累的家人和朋友。于是,他一有时间就给比亚迪 400客服中心打电话,催问事情解决进展情况。然而400客服中心好似挡箭牌,二、三十次电话之后,始终告诉他会向相关部门汇报,然而结果却是漫漫无期的等待。

  后来,王赞又找到了当地4S店,没想到经理说,这样的事情多了,厂家都是不理睬,就是打官司也没用。他说厂家有法律顾问,你打官司是打不赢的。

  王赞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得己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求助。投诉办接到投诉后,立即与比亚迪进行联系。然而,比亚迪厂家也始终未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办有任何正面答复。

  比亚迪:谁能奈我何?

  4S店给用户传递的信息,也许并非偶然。从第1例安全气囊投诉来看,王女士就被比亚迪工作人员告介过一次“比亚迪厂家有的是钱,是上百亿的上市公司,比亚迪老总刚刚才捐了3千万,可是要赔偿死者,你们不走司法程序,我们一分也没有,可是你们走也走不赢,因为你们必须要证明我们的气囊有问题……”

  不管这些话是直接还是间接传到车主耳中,他们竟敢这样堂而皇之的说给车主,至少说明几个问题:

  首先:厂商利用了车主的非专业弱势。也就是说,安全气囊没有打开,厂商怎么说都有理,书面报告不给出,没有了文字证据,车主到哪打官司,都会出现证据不全的尴尬;其次:安全气囊没有国家标准。虽然安全气囊标准被呼吁过多年,可国家标准至今未出台。也就是说,所有拥有对汽车检测资质的机构都无法出具对安全气囊的检测报告。厂商对此深知肚明。这是车主又一个无法从司法途径获得维权的主要原因;第三:法律空白。中国汽车业发展太快。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法律显得那么滞后。在很多情况下,发生的质量安全事件,我国司法不能为民做主。单从比亚迪安全气囊投诉来说,无论是否安全气囊质量问题,厂商都应向消费者有个交待。然而车主等来的却是漫漫无期的沉默。这些都源自于法律真空。

  对消费者而言,即不懂专业,又没有权威部门鉴定,法律又不能给消费者撑腰,那车主们从何处能维权?何处能说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景放在此处恰当不过。

  汽车生产商呢?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的同时,是否应对自己的用户负起责来呢?可否不要以一副“谁能奈我何”的姿态招摇过市?

 相关阅读
·比亚迪资金捉襟见肘 为筹钱回归A股 2011年05月17日
·比亚迪A股IPO缩水 113亿短期借贷压力难消 2011年05月11日
·比亚迪A股“微量”IPO的背后 2011年05月09日
·净利润大滑坡 比亚迪踏着沉重的脚步回归A股 2011年05月09日
搜索更多: 比亚迪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责编:林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