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天价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曾经开过三个会,要求各部门追查泄密人,同时与外宣部门商量如何应对媒体。 “天价酒水”的单子被曝光之后,中石化第一时间就承认了,不过却否认是用于消费,而说是出售。但奇怪的是,哪都找不到中石化有卖拉菲、茅台的地方?这不得不让人继续质疑--此乃狡辩,说难听点,就是不想承认核心事实,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作为一家国有垄断企业,而且是央企、石油巨头,其内部的“三公”消费和政府机关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天价酒水单”曝光的那一天起,公众第一反应就是,这必定是被中石化广东公司消费了。至于是被哪位领导喝了,或者用于公务接待、集体消费,这就是需要深入调查和追问的了。
但是,中石化的表现着实让人失望。在舆论的持续压力下,中石化一开始曾果断对广东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所谓的问责,而且一再表示正进行内部调查。只可惜的是,事实远不是那么回事,中石化并不打算公开事件的真相,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才会那样。他们的做法却是:以表面的高调问责,来掩盖对外大肆公关;以所谓义正言辞的调查,来应付公众舆论。但这起事件不可能就此平息,除非事件的角力方受到足够的压力,或者主动退让。于是,他们又耍起了当权者惯用的手段--调查泄密者,意图不择手段地打击报复,这岂是一家全民所有企业的作为?
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其所有资产都属于全体国民,其任何消费、行政支出都是全民所有,他们才如此担心丑闻会被曝光。所以,泄密者当然更不能被中石化所容忍。于是,对于天价酒水这个早已为公众所不能容忍的丑闻,他们采取的办法不是承认错误,坚决纠正,求得社会的原谅,而是又犯了一个内部调查泄密者的错误,这更是丑闻之上的再度丑闻。
丑闻源于黑洞太多,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央企的属性决定了他们不仅是国有企业,更是肩负国家经济命脉安全责任的中坚。因此,其任何一举一动都应和公众密切相关,其任何消费和开支都应该足够透明。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垄断企业特别是像比较受关注的中石化、中石油高昂的行政成本。难道他们天然享有特权?显然不是,这特权来自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地位。这样的丑闻,看似只关乎垄断企业,其实作为国家权力的延伸,央企身上的任何问题,最终都将由政府的公信力来埋单。
延伸阅读:像保护深喉一样保护中石化里的这个“内鬼”
“天价酒”事件的神秘爆料人最近称,“天价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最近连续开过三个会,一个是领导班子的会,二是所有处室干部会,三是外宣部门会。会议要求 各部门追查泄密人,到底是谁泄的密,怀疑肯定是“内鬼” ,一旦查出要严惩(中国新闻网4月17日)。
“天价酒”事件自始至终均通过“内鬼”与网友周筱赟沟通后,再由周筱赟发帖披露,因此时至今日,“内鬼”是谁不仅为公众所关注,也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分外恼怒。关于这位“内鬼”的信息,周筱赟曾经公开表示,“有一个在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主动找到我,愿意充当"深喉",向我披露了"天价酒"事件的更多内幕。这次"天价酒"事件之所以曝光,是源于中石化内部政治斗争”(《信息时报》4月16日)。由此可见,“内鬼”的形象尽管模糊,却能大致确定范围。在中石化广东分公司领导班子的威慑下,这位“内鬼”的处境可能很危险。
“内部政治斗争”可以理解成为官场之间的争斗。这种争斗并不见得高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某种特定环境内,诸如官帽争夺、利益侵占、特权攫取等并不高尚的斗争,也能为反腐败斗争提供十分重要的线索。也即是说,尽管举报者的动机并不完全出于正义,只要举报内容属实,也能为反腐败斗争打开一个希望的缺口。“天价酒”事件就是典型例证。向网友周筱赟提供购酒发票的“内鬼”,也许只是出于未能共享这批美酒的心理失衡,或者出于受到鲁广余排挤后的报复,甚至可能自己也曾经是腐败集团的一员,但即便作为“污点证人”,这种提供反腐败线索的积极性也应该受到保护。
从能够轻松掌握中石化广东分公司那么多核心机密的能耐看,这位“内鬼”的确有很大可能系中石化广东分公司的高层。果真如此,“天价酒”事件的揭发者无疑与水门事件中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颇有相似之处。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这名“内鬼”通过网络提供情报,无疑是出于自保。而当年费尔特向《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提供“猛料”,也做得十分机密。两人见面大多会安排在凌晨2时,地点选在地下车库,需要联系时严格按约定的暗号,这同样是出于自保。网络爆料使中石化“天价酒”事件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而“深喉”的不断爆料,帮助《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及其搭档伯恩斯坦接连推出披露水门事件内幕的“爆炸性”报道,使这桩影响深远的政治丑闻很快大白于天下。
和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这名“内鬼”出于权力斗争而举报的动机相似,“深喉”马克·费尔特2005年5月(这是水门事件后32年,费尔特时年已91岁)现身之后,费尔特的老上司、当时的FBI局长帕特里克·格雷同年6月也打破沉默。这位当年竭力维护下属的局长对“深喉”的现身深表震惊,痛感自己“有眼无珠”。同时他表示,费尔特是因为无法当上FBI“大当家”才生出“玉石俱焚”之念。原来,费尔特也是因为当官未遂,方才一怒举报。由此可见,马克·费尔特也好,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这名“内鬼”也好,他们是不是正义的化身并不重要,但不得不高度肯定的是,正是这种勇敢的举动,在客观效果上明白无误地指向了公共利益。
“深喉”事件改变了美国的新闻报道,使很多秘密消息从此登上“大雅之堂”。同时,水门事件的揭露使人们坚定了另一个观念,那就是总统也未必靠得住。同时,从“深喉”事件中,可以充分看出美国媒体对线人的保护。水门事件发生30多年后,如果不是费尔特自己站出来,人们始终不知道“深喉”的真实身份,因此最大程度保护了线人。但对照媒体对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这名“内鬼”的兴趣,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在保护线人的自觉性方面,时下国内的媒体及其从业者,尚需更高层次的职业伦理和从业智慧。
最近三起因网络曝光的腐败案件(除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天价酒”事件外,还包括沧州农信社“最牛工资单”事件、“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高额餐饮费”事件),很可能都与“深喉”的贡献有关。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勃兴,越来越多的“深喉”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角色。应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趋势。但与这种趋势相适应的,是媒体对线人发自肺腑的尊敬、对线人处境的理解和保护线人的积极努力。同时,一旦政府部门介入查处,也应该把对“深喉”的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深喉”义无返顾地提供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