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品牌观察 >> 正文

 蒙牛是一个有野心的企业。但有时候,野心也意味着浮躁。

    去年,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乳业全球20强排名中,蒙牛以37.7亿美元的营收,排名第16位。信心大涨的蒙牛定下了“五年内进入世界乳业十强”的宏伟战略目标,显得牛气十足,就不知道这次的牛是“真牛”还是“吹牛”。

    且不说这个排行榜的权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有多高,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蒙牛拿什么来超越才是国人真正关注的。在任何一个竞赛场中,名次越往前,就越难超越对手,当你在追逐,别人也在奔跑。排行榜上很多西方乳企都是有着深厚积淀的百年老店,可以说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回顾蒙牛11年的发展历程,不难找到浮躁的影子。为了迅速崛起,早日实现与伊利抗衡,蒙牛选择了“先有市场、再有工厂”、“先发展、后规范”的商业模式。这次“世界十强”计划也同样延续了蒙牛一贯的速战作风。但欲速则不达,蒙牛的“十强”之路必将困难重重。

    首先,就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律来说,蒙牛要继续它以前“火箭般”的发展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纵观一个正常企业的发展史,其发展速度并不是前后均衡的。在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拓展阶段,由于内外部均有很大的构建、改进和发展空间,企业的发展速度会相对快些。确实,蒙牛创造了中国企业成长速度的奇迹,但不可否认,它遇上了一个好的历史时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它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占有。但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经营模式的固定和市场的饱和,企业发展速度必然会逐渐缓慢下来。打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吧,过去的蒙牛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涂画,但是当画已成形,只能进行日常维护和局部修改了。

    其次,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夹攻,消费市场的相对饱和,蒙牛并不是那么潇洒。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促使中国乳业经历了一次社会监督和自我反省的震荡和洗牌,动荡过后,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市场格局。蒙牛固然有它的粉丝,伊利也有自己的拥簇者,紧随其后的还有其他品牌,如三元、光明、完达山、雅士利、贝因美等等。这种市场格局,在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还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同时,就中国消费者的乳产品消费来说,虽然说购买潜力较大,但很多中国消费者并不是很喜欢喝牛奶,饮奶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刚性需求,这种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也一时很难改变。近几年“饮奶健康论”的市场宣传刚见起效,又爆发了一系列重大乳品安全事件,各类零散的乳品质量问题也频见报端和网络,使得很多消费者对中国乳业失去信心。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中国消费者很大一部分转向营养差别不大,安全系数更高的豆浆,豆浆机的热卖可见一斑。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蒙牛也不断开发各种花式奶,但产品线不是铺得越广越好,特别是在添加剂方面,蒙牛还需要慎之又慎,之前的特仑苏OMP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当然,国内奶粉市场也有刚性需求,也就是婴幼儿奶粉。但是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很多有购买力的家庭都把目光转向了进口奶粉,甚至一些经济状况没那么好的家庭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买进口奶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上国产奶粉销量仅有进口奶粉的1/3。虽然去年蒙牛联合丹麦阿拉福兹公司推出了高端奶粉品牌蒙牛阿拉,但是一时间也难以挽回中国家长“受伤的心”。内有追兵,外有强敌,加上敏感而脆弱的消费者,注定了蒙牛拓展市场是一次艰难的旅程。

    第三,蒙牛自身的过快扩张带来了管理的漏洞,企业积淀和底气明显不足。在市场的压力之下,中国乳企之间的竞争硝烟四起。为了追逐利润,打压竞争对手,很多企业十八般兵器齐上阵,蒙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去年蒙牛高管诬陷伊利的恶意营销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对这件事的处理上,蒙牛一改往日的高调,把责任全部推给相关负责人,自己躲得远远的,缺乏其目标——世界一流企业应有的坦诚和胸怀。其实,就算是该团队的个人行为,这与蒙牛的日常管理能分的开的吗?事实上,蒙牛的高层一方面在政府领导和大众面前高调作秀,另一方面又给区域和项目负责人定下了不切实际的销售目标,在巨大的任务压力下,出现此类恶意投机事件也就不难理解了。安勇事件曝光了,那没曝光的还有多少呢?利润是把双刃剑,它既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企业逐渐浮躁的助推器。蒙牛绩效导向的管理体系导致了下属公司和经销商追逐利润的盲目性。对于如何实现同行之间的良性竞争,培养世界一流企业的风度,蒙牛还需要多进行反省。

    第四,个人色彩的过于浓重容易导致人才的创造力不足。一流的人才绝对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志之一,蒙牛的灵魂人物牛根生确实是一流人才,但牛根生在蒙牛的个人色彩太过于浓重,大有个人崇拜之势。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蒙牛需要的不是一个牛根生,是很多“牛根生”,而且还是国际化的“牛根生”。但牛根生过大的个人影响力容易使人才无法真正施展拳脚,更别谈超越了。几年前蒙牛全球招聘新总裁事件更像是一场闹剧,闹了一场,还是花落自家人,不知道是一贯的“作秀”,还是实在找不出优秀的人选。

    牛根生、杨文俊等蒙牛元老也是在伊利工作了十几年,积攒了丰富的乳品行业经验后才积淀了创造、管理蒙牛的智慧。这一代人都吃过苦,而且在伊利做市场时也是独挡一面的。当这一代人老去,蒙牛的接班人问题该如何解决?

    现在的蒙牛还缺少世界一流企业的积淀和胸怀,还缺少拿得出手的高质量高端产品,又急于上位,如果再不把心态放好,做“世界十强乳企”只能是美丽的海市蜃楼。

来源:鲲鹏社  彭琼 责编:寄瑶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红商网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网站不转载或自行采写国务院公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所定义之“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作为零售商业门户,红商网商报仅提供零售相关产业领域的商业信息,以更好地服务于零售商业。来源非红商网的,皆转载自其它媒体。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news#linkmall.cn或来源。
 相关阅读
·蒙牛伊利两大冷饮品牌提价三成 最高50% 2011年04月15日
·蒙牛伊利两大冷饮品牌提价最高50% 2011年04月15日
·屡屡食言被放白鸽 读者投诉“蒙牛”不讲信用 2011年04月11日
·蒙牛早期的奥迪风波 2011年04月08日
搜索更多: 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