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至今为止,锦湖并没有拿出有力证据证明旗下其他工厂生产的轮胎绝对没有质量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虽然此次曝光的轮胎厂家只有天津一家,但是其他生产厂家生产的锦湖轮胎同样值得怀疑。理由是,天津工厂不会执行和其他工厂不同的生产标准。
“韩国企业管理非常严格,标准化是其经营管理的特色,每一个基层决策都要经过层层汇报、审批才能实现,因此,对天津工厂的生产标准,锦湖总部不可能不知情。”这位人士语气肯定地指出。
这一看法在盖世汽车网的一项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日前,该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对50多位国际零部件公司总裁和高管进行了调查。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作为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国际性零部件公司,其在华工厂不可能按不同标准进行生产,各个工厂负责人根本不可能有权限调整生产标准,否则这样的跨国公司的管理体系难以想象。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形是,锦湖问题轮胎应不限于在天津工厂生产的。
锦湖轮胎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随后建成年产量达500万条的南京工厂,2005年,南京二期工厂竣工,2006年建立天津工厂,2007年建立长春工厂,2008年南京TBR工厂正式落成投产。如今,锦湖年生产能力已共计达到3000万条。
根据这一数据推算,如果锦湖轮胎全部采用1/3的返炼胶掺入标准,那么自2008年至今,涉及的问题轮胎将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而如果1/3的标准只是天津工厂的话,那么按照前述“20%掺入标准可疑的安全性”,锦湖尚未披露的问题轮胎或隐患轮胎也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利益驱动铤而走险?
掺杂返炼胶虽然是业界公认的生产方式,但却是一个非常冒险的途径。据了解,在轮胎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返炼胶代替原片胶,对轮胎的安全性影响极大,在车辆行驶中,很容易发生爆胎等事故。因此,多数轮胎企业对此都有严格的限制,不会铤而走险。近年来,某些跨国轮胎企业已经禁止返炼胶的使用。
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市场,返炼胶退出轮胎生产并不现实。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众多大型跨国轮胎公司通过收购本土企业等方式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形成欧美、日韩品牌势均力敌的竞争格局。而随着中国汽车产量的增长,轮胎企业竞争更加白热化。
同时,不断高企的原材料价格使得轮胎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据相关资料显示, 2010年以来,国内天然橡胶价格一直呈现出高位运行的态势,去年11月中旬,天然橡胶价格一度达到了每吨39400元,这导致轮胎生产企业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明显削弱 ,而轮胎价格并没有走低的趋势,2011年,轮胎价格继续上扬,2月份顺丁胶、丁苯胶以及丁胶的价格分别上涨了3.8%、2.1%和1.1%。轮胎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轮胎企业的上游非常简单,主要是橡胶和合成橡胶的供应,这也是轮胎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贾新光表示,原材料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
残酷的现实让轮胎企业举步维艰。为吸引更多配套车企,不少轮胎企业不得不一面大打价格战吸引眼球,另一面千方百计压低成本。不难想象,返炼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因其“合理化”的潜规则和不易察觉的危害性成为某些轮胎企业的“当家花旦”。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内跨国轮胎企业中,锦湖轮胎的价格几乎是最低的。而锦湖也正凭借这一优势牢牢抓住了一批中端车企的采购需求。
锦湖品牌命悬一线
返炼胶让锦湖栽了跟头,但锦湖处理问题的态度却将前行的道路一点点封闭。尽管锦湖轮胎正施展浑身解数欲度过危机东山再起,但众多专家却认为,此次事件很可能让锦湖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现在锦湖轮胎再做任何危机公关都没有什么价值了,因为他的产品在中国已经不可能再有市场。”日前,著名危机管理专家、清华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研究院主讲教授王微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指出,“企业危机分为三级,即质量危机— 投诉危机—品牌危机。锦湖轮胎的质量危机已经很严重了,但从其处理态度看来,存在一个明显的‘故意’因素,所以锦湖在中国市场已经无路可走,在这个时候,任何措施都无法挽回此事件对品牌的影响。”
王微的分析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十年前消失于市场的 世通轮胎的命运。
2000年3月,和福特汽车合作多年的普利司通/ 世通轮胎因在高速路上爆胎而被一位福特车主告上法庭。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也接到数百起因该轮胎问题造成的事故投诉。为此,福特公司要求 世通召回配置在SUV上的轮胎,但是 世通轮胎公司在一份措辞强烈的声明中说,重大的安全问题不在 世通公司方面,而在福特汽车公司方面。如果按福特的要求,召回的轮胎数量将高达650万条。
随后,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开始对该公司轮胎质量进行调查。2001年10月,普利斯通/
世通公司宣布回收350万条轮胎。此外,还有70万条装备在福特探险者汽车上的 世通轮胎由福特汽车公司召回,福特为此大约付出了80亿美元的代价。
那次召回,让福特公司结束了与 世通95年的合作关系,2002年普利司通宣布废掉 世通轮胎这个品牌。 世通品牌从此绝迹于轮胎市场。
如今,相似的一幕又在锦湖身上重现。这不免让业内人士深表遗憾。不管是否甘心,锦湖必须亲自吞咽这杯自酿的苦酒。“目前,很多配套车企都已经明确表示不再和锦湖合作了。”贾新光指出,“在这样一个容不得丝毫疏忽的竞争环境中,锦湖却犯了一个完全可以避免的重大错误,这一切,都是锦湖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