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9月至今,市场就一直处于大幅震荡的格局,结构性机会突出,热点切换频繁。这给了不同风格类型的私募轮番表现的机会,绝大多数私募都只能成为阶段性的黑马,业绩表现无法持续,个别私募短期耀眼的业绩更多地源于押宝式的投资。如果投资者只看其一,不看其二,盲目认购,或许就会出现“货不对版”的情况。
以2010年的第二季度为例,市场几乎形成单边下跌态势,沪深300指数大幅下挫23.39%,同期私募平均收益是-6.36%,近八成私募收益为负。然而,其中不乏黑马的出现,甚至个别私募的业绩月月飘红。
数据显示,2010年二季度,许勇管理的东方远见1期连续3个月收益为正,累积收益高达12.59%,不但跑赢私募平均收益,更是领先大盘逾35%。在媒体的挖掘下,许勇俨然成了私募明星,频频讲述着逃顶的经历。凭借这段时间的优异表现,在二季度及往后的时间里,东方远见相继成立了3只产品。不过,令人失望的是,东方远见系列产品在之后的时间里表现大失水准,频频错失机会。截至今年3月初,新成立的3只产品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老产品东方远见1期净值也折损不少。
此外,2010年10月由于押宝成功而爆发的塔晶系列,在享受了短期的快感后,未能延续出色的表现,净值逐渐回落盘整,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始终未能超越前期的高点。
不仅阳光私募的短期业绩不具备参考性,长期业绩有时也会失真。在过去的两年里,尚雅系列产品似乎表现都比较抢眼,不过,尚雅旗下产品分化严重,以2010年为例,尚雅5期收益高达44.38%,年度排名第八,但尚雅系列的平均收益仅为15.23%,多只产品收益在13%左右。今年以来,由于对下跌行情的不适应,尚雅系列产品的平均亏损高达8%以上,在老牌私募中排名倒数第一,业内甚至有传闻,基金经理石波因为亏损幅度过大被银行要求向客户道歉。
基金规模的大小往往左右私募经理的管理方式,对于不同的基金规模,私募投顾的投资策略也不尽相同。而投资策略的调整其实也是一种转型,需要付出阶段性的阵痛,也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期。
因此,在过渡期内,不仅私募产品的净值表现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私募经理的理念和策略也会有所摇摆,这就是被投资者广为诟病的“业绩规模病”。
事实上,对于新生的私募基金来说,转型并非是坏事,一旦转型成功则会呈现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未来再创辉煌的几率大增。
和聚投资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和聚1期的走势一直独立于大盘,去年1月份甚至强势夺冠,引起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和聚也相继成立了4期产品,总规模也由原来的不到1亿元增加到目前的4亿元以上。
规模的激增迫使私募经理李泽刚不得不改变投资策略,由原来的精选个股、集中持仓转向挖掘成长的均衡型行业配置,投资风格也由激进转向稳健成长。在转型期间,和聚系列产品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持续时间约有3-4个月。但在去年9月转型成功后,和聚系列产品表现优异,涨市跟涨,跌市止跌,全系列的产品净值都创出了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