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维基解密提供的外交电报,被路透社曝光,里面记录着对中国自主品牌比亚迪的控诉。电报的真实性尚不能确定,但内容却值得中国自主品牌研究。这份措辞毫不客气的电报提到比亚迪多次窃取竞争对手的设计方案,以此节约研发成本,来压价打击竞争对手,并在安全设施方面偷工减料,但电报中却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证据。
路透社的文章声称,比亚迪自主研发汽车全部零部件的策略,实际上等同于从其他企业那里偷技术。美国供应商抱怨,比亚迪会先订购一批像汽车门板这样的部件,然后就取消后续的业务往来,再透过逆向工程仿制该部件,最后用于新推出的车型中。
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被“妖魔化”。当然,在海外媒体眼中,比亚迪的某些行为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分普遍且典型的现象,他们对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车企进驻本国市场感到畏惧。早前,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专栏)声称,公司计划2011年在美国启动e6纯电动车的试销,2012年开始在欧洲销售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欧美国家对汽车品质和环保标准要求极高,几近苛刻。目前,e6已顺利通过荷兰认证机构RDW的单车认证测试,成为中国首款在欧洲正式上牌的纯电动轿车。美国官员对比亚迪能力的怀疑,并不能影响其电动车开入美国的进度。
针对上述电报的曝光,比亚迪美国副总裁迈克尔·奥斯丁在一封邮件中写道:“真正的科技和知识产权在哪里?是裹在汽车外面的金属板吗?还是创造了零排放汽车的天才设计?无噪音、无气味、无烟尘,这是一款对环境无害的汽车,在中国深圳卖10800美元(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后的价格)——这才是天才。”
对于电报中提到的比亚迪涉嫌抄袭的问题,他解释道:“比亚迪的业务和知识产权实践,在中国及全世界都是符合要求和监管的。如果(其他汽车制造商)真提出上诉,我们将努力加以解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说,他曾在日本遭到丰田公司高层拦截,对方声称比亚迪F3的车门拿下来都可以安在花冠车身上,这让赵航啼笑皆非。然而,丰田在中国却选择了沉默,没有将比亚迪诉诸法律。F3的热卖更是证实了“山寨有理”,更多的媒体在拿比亚迪与丰田的竞争说事,甚至出现了《是比亚迪杀了丰田》这样热血沸腾的文章。
因“一直在抄袭,从未被投诉”成为调侃对象的比亚迪,在其被媒体刻意丑化的日日夜夜中,也练就了一番超强的抗压本领。比亚迪承认自己的设计能力有待提高,但绝不会傻到只顾赚钱专去山寨别人。否则,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不会这么顺利。那些认为中国法院偏袒有抄袭嫌疑的本土企业,对中国民族品牌恶意揣测的海外媒体,应该住嘴了。
对于“每卖一辆车利润不到146美元”的比亚迪来说,遭受质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种低成本运作、貌似“欺诈”的竞争方式是不被国外主流商业规则认可的。作为民族品牌,比亚迪为国争光的故事远远多过它的负面消息,但卖廉价车,绝不是一个“未来国际企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自主品牌逐渐摆脱山寨嫌疑的同时,他们也在反思自己的竞争策略。如果有能力、有气度,就果断地向压榨成本的历史做个告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