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央视曝光了河南生猪产区养猪户利用“瘦肉精”喂出“健美猪”的新闻,而这些服用了禁药的生猪,一些进入了双汇集团旗下的加工厂。另外,消息还称下午开盘后双汇发展股票随即跌停。报道当然也说了,涉事的河南济源双汇公司相关人员,明知道收购的生猪曾被“瘦肉精”喂养。
先不说跌停的双汇发展造成投资者的损失,事件造成的双汇品牌信任危机,以及产品给民众造成的隐性损伤。让人震惊的是,我曾以为三聚氰胺造成三鹿品牌的沦陷,以及舆论的高压,监管的严厉,以及其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这给了中国知名企业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教育他们要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惜自己创业的艰辛和不易,爱惜国民的健康,从而让自己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然而,三鹿和双汇的遭遇说明,当法律的底线都失守时,想去用道德感化企业只能是笑话。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要让企业不敢违规半步,还是要让它们流着法律的血液。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一边是官员强调国产奶粉的安全可靠,为企业的诚信站台打气买单,而另一边,是大陆居民在香港,为了抢购日本产奶粉大打出手的怪现状。
依照以往的惯例,“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济源双汇公司,当出现了无诚信、无德行时,相关部门多半是“高度重视”,惩处如何“严厉”,纠正如何“快速”,甚至有可能双汇高层挤出几滴眼泪以示痛心。但一般地,他们丝毫不会去触及“十八道检验”如何形同虚设,丝毫不去反思和问责,那些监管部门的层层设卡,为何不是为了食品安全,而是为了私利的“十八道收费”。
这些都让人感到食品行业一烂到底的透心凉,反而在屡屡的惩处之后,企业老总们安然无恙,违法的公务员继续上班,职能部门的领导照样高升……其结果必然是齐声高唱“涛声依旧”。这样,才有了央视一个简单的例行采访就能揭露的黑幕,而身负重任的职能部门,不是在查处,在坚守,而是在帮忙粉饰。残酷的现实,监管的更加严厉,变成了寻租更多的私利。
双汇这样的知名企业涉事“瘦肉精”,说明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指望道德的血液,指望它们建百年老店的动力去自我纠偏,完全不现实。简单一点说,就是要对违规的涉事企业见血封喉倒闭,对涉事企业领导应该刑事法办,对涉事职能部门领导,应该严追渎职失职之责,对涉事公务员,应该拿掉饭碗。
拿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来管理食品安全,只能说已经走到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