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检索投诉平台发现,加盟代理、加工种养、无货源开网店等创业培训套路繁多。
这些培训机构多承诺达不到收益便退款。但实际上,“不退款”“不兑现承诺”是学员投诉最多的两种情况。有的培训机构收取高额学费,不按承诺退费;有的依托授课发展二级代理,学员招不到新客户,机构便不予返钱;还有的机构将员工包装成专家讲师,从网上下载拼凑视频当课程售卖。
机械加工专业的刘彬彬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2023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承包代理、轻松创业、月入过万”的全自动排线技术培训。该培训机构声称全程指导、物料支持、免费运送、高价回收,学成后月收入达2万元。他便签了协议,交了2万元学费,花6500元购买设备,又先后分3批进了4.3万元的原料。
然而,1个月后,当刘彬彬把第一批成品交付给机构后,对方称产品不合格;次月,又不合格;第三个月交货时,还是不合格。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刘彬彬拿着写有“不赚钱可全额退款”的协议,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后,得到答复,“该机构的经营范围不包括教育培训,所签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只能通过诉讼要回学费。”
就学费退还的问题,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宇平表示,要根据培训费的收取是否合法、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有效协议的条款是否有约定,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对于不合法或无效协议的培训费,当事人可以要求退回,但是合法和有效协议,较难通过诉讼退回。”
此前,一些地方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涉及培训预付的消费风险提醒,称预付式消费风险大,一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倒闭后,致使预付费用难以追讨。
压实网络信息平台责任,加强监管
针对创业培训乱象,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表示,问题的根源不是培训,而在于不良机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漏洞,抓住劳动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长的迫切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和培训进行牟利。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王磊建议,针对教育培训类广告,要细化专项法规、细则,由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监督落实信息平台的审查职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同时,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开展专业且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公益培训,纾解劳动者的困惑,帮助他们结合自身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增强职场竞争力。
孟宇平认为,治理创业培训骗局,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斩断不法机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引流的链条,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
孟宇平表示,根据互联网广告的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利用其信息服务展示、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测、巡查。
“对于创业者来说,越是低门槛、高回报的项目,越要多加警惕。不能被所谓的高收入蒙蔽。需要知道的是,收入是与自己的能力成正比的。”王磊表示。
来源:工人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