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资本市场 坚守安全边际 筑牢收益底线 助力散户持续、稳定的高收益
导读:以孙学平为核心的专业投研团队带领的“学平联社”是市场上颇为神秘,唯一由散户组成的民间游资主力团。通过聚散成庄模式汇集资金优势+量化交易数字模型,穿越牛熊,长期保持学平联社联合投资的投资者盈利每月80%以上。为此,证券时报特推出“学平联社 ”领军人孙学平系列专访,分享投资经验。希望他的实战分享和投资理念,能给股民朋友带来投资启示。相信是投资者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近期,证券时报对话仁侑资产首席分析师,民间投资者孙学平。孙学平,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成之后毅然投身于金融领域。操盘经验20余年,过去几年,组合管理的框架体系,也极大影响了一大批A股市场的投资者。2004年进入中信证券,先后在中信证券研究部、资产管理部、投资银行部担任要职,11年师从中国期货行业拓荒者,先后担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工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期货协会首届会长、中国证监会顾问,学平联社创始人,仁侑联投特邀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师,从事风险投资,征战期货市场及海外市场,14年负责管理私募委托的资产,基金、证券、期货、股权投资等,经历三次人生大从国内国外文化传承结合多年投资心得,与多家大型券商、民间游资团以及大智慧有着深入资源整合。目前自有资金和聚散成庄投资为主,依托着成熟的投资理念及专业的投研能力、策略研判、风险控制能力,在投资领域如鱼得水,带领优秀的团队,不断营造佳绩,实现多方共赢,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投资领域树立励志榜样。
一位从业10年的资深FOF证券分析师告诉我:他最佩服的证券分析师就是仁侑联投的孙学平,是一个“极具企业家精神”的证券分析师。(只见过一两次,更能反映出这个评价的客观性)
以下为部分访谈内容:
前言:我们曾经问过仁侑联投孙学平,为什么能够抓住那么多牛股,有没有什么“窍门”?他的回答也很直白:“如果对一个行业的跟踪时间足够长,理解足够深刻,那正确率相对会高一些,我们跟踪市场不同阶段的新兴产业已经近十年了,对这个行业中大部分公司的质地,竞争力、管理层、各种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周期性波动已经掌握的比较透彻,这是前提。学平联社成立的意义也是一种人员配置,自胜不如众胜,民之所向,以人为本”。未来秉承带领散户投资者与专业机构抱团合力狙击金股实现更高额收益。
仁侑联投孙学平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原教旨主义选股者。没有那种“炫酷”的投资体系,也没有张口闭口一些海外投资大师的“金句”,他就是极其纯粹的想找到一个个有绝对收益的方向,并冷静应对。他团队带领的”学平联社联合“投资没有捷径,就靠看一个个公司,依靠庞大的智囊团,永远在通过自己的团队勤勉寻找有超额收益的新兴成长股,通过量化交易模型实现稳定高额收益。目前借助仁侑资产的机构通道,锦上添花。时间,永远是优秀证券分析师最好的朋友。和优秀的证券分析师同行,更应该给投资一些从容,2022年,孙学平提出“证券机构操盘团+散户粉丝经济”新型模式,势必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学平联社2023年10倍收益行动正式启航,拭目以待,共见成长。也预祝,“学平联社”明年初股份制私募公司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未来有没有可能被学平联社收购成为其一员,孙学平表示,想成立自己的企业带领散户突围,不希望永远被资本束缚。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评价自己的投资风格,这个投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孙学平:在这个市场中,大家踩过的坑我都踩过,从开始的听消息,短线打板,各种方法我也都用过。但是慢慢就会发现,任何人告诉的你股票,任何人告诉你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这个盈利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可能只在一个阶段有效。随着市场的推移,它也可能会失效。所以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盈利模式,摒弃散户思维以主力视角选股操盘。
我现在的风格是投研团队深入调研上市企业发展,量化交易优选标的,以做稳健的联合操盘为主。不做择时,不做行业配置,不依靠组合管理的方式来规避熊市风险,博取牛市的弹性,熊市反而要回归到投资最简单本源的地方:找到优秀的企业,长期跟踪,买入持有,反弹就出。并不是一家公司好,它就一定会上涨,可能还需要一些催化因素推动,但不管怎样,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其实我们做投资也很简单。所以我现在就是,看这个行业的天花板是不是足够高(市场足够大);然后看这个行业里的一些龙头公司技术门槛、核心竞争力,体现出来就是毛利率是否足够高;并且这个行业还得有三到五年的高成长周期。还有一点,我喜欢买市值从一百亿成长到五六百亿这个阶段的公司,我觉得这个时期它们的成长最顺畅。我之前做过的腾讯,CRO其实都是这样的逻辑。
历史上所有的大牛股,中间虽然也会有很大幅度的回调,但是拉长时间来看,赚钱还是要靠赛道里的这种成长股。虽然现在的这个市场对我来说可能不是很有优势,因为热点题材可能切换得比较快,但也没必要为此就否认自己的盈利模式,适合自己的就好。不可否认当你资金做到一定体量的时候,很多东西就会发生变化。但我是只要投资的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成长逻辑没有变化,如果只是因为市场原因出现波动,我最多只会通过仓位控制一下回撤,不会因此而换股票。
证券时报记者:可以理解为是价值投资吗?
孙学平:其实也不是,我理解的价值投资所指的价值不是现在的价值,而是未来的价值。所谓的价值投资,很多散户会认为,现在PE已经很低了,是不是可以捡便宜,但它可能就是不涨,所以我认为价值投资看的是坚守安全边际,做好短期的盈利价值,资本的复利。当然,资源配置和散户群体逐渐整合,会不断优化价值投资价值方向,交易上拥抱主力、聚集核心、踩好政策发展趋势,选股操盘重心也会倾向于创业板,科创板成长型企业,发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牛股。
证券时报记者:您说在A股踩过无数的坑,哪个坑踩得最惨痛?
孙学平: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时间经常去上市公司调研,和很多上市公司董秘或者董事长有互动。有一次饭局认识的某上市公司董事长特别能说,在场所有人都被说得非常兴奋,甚至都唯恐第二天就买不到那家公司股票了。当时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踩了这个雷。我后来总结原因,主要还是想走捷径赚快钱,没有对这家公司了解很透,结果后来这家公司出现财务捏造,被证监会立案处罚,股价跌得很惨。其实哪怕2015、2016年股市大幅波动对我都没造成深刻的影响,因为这些是系统性的风险,而踩了这个上市公司的雷并不是市场系统性风险,而是我自己抱有侥幸心理,想在短时间获取超额收益。这个雷踩得我刻骨铭心,所以后来任何人给我推荐公司,我都抱谨慎态度。我可以跟你交流,但是一定要符合我自己的选股模型,才会继续慢慢观察一个周期,然后才能入我的股票池。
证券时报记者:回过头看,如果开始认真研究,能发现这家公司有问题吗?
孙学平:当然可以,我是学经济学的,其实回头看有很多问题,但是人在利益面前,无意间会选择忽略风险,选择相信。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中还有很多技术派,是喜欢做择时的,在好公司里择时,您怎么看?
孙学平:择时很好,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所谓的择时,就需要考虑是因为市场原因造成的下跌,还是因为公司原因造成的下跌?如果是市场原因,那么就是市场犯的错。要知道好公司通常都不便宜,唯一便宜的时候就是市场犯错的时候,所以我觉得在A股做这种价值成长股还是比较轻松,因为市场波动很大,时不时就会给你上车的机会。而美股那些头部的股票是很少回头的,因为他们机构投资者居多。
所以在A股评价一只股票最好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市场波动的时候,在市场下跌,而公司逻辑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你敢不敢加仓,还是说你想卖掉?这就是考验你对一只个股理解程度的问题。不要老想着主升浪买,主升浪结束就卖,这是个理想化的状态。
证券时报记者:刚才简单了解了您的投资风格,那接下来聊聊您对今年的行情怎么看?
孙学平:我很多年都没有去关注大盘的指数点位了,我也很少看技术分析,K线基本都是看月线,不看日线周线。今年我觉得投资难度比较大。那么对市场我怎么看呢?我的总体观点是随着注册制的到来,未来的市场注定5%的股票45度角往上走,还有15%的股票震荡往上走。在我的投资体系里,不管市场中有几千只股票都没关系,能够按照我的方法筛选出来进入我的池子的股票,不会超过一两百家,在这个池子里我再优中选优。
也就是说今年市场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要做的就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至于这些被找出来的确定性短期内涨不涨,我觉得不必太在意。我觉得投资最担心的就是风格飘移。如果你现在拿一部分资金去做长线,就算赚了九笔亏一笔,但是回过头来看也没有多少钱,只是看上去热闹。但是如果你买入的公司很好,你又是在相对性价比高的时候进去的,最终收益肯定更大。
那么回到择时的问题,买股票到底什么价格可以买?这个其实没有具体的位置,而是一个区间,其实各行业的估值也没有一个标准,都是变化的,我理解的估值是没有标准的,行业的估值跟景气度有关,跟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有关。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大多个人投资者来说,没有专业的投研能力和信息渠道,如何辨别手里的公司好坏?
孙学平:作为散户投资者,没有机构的专业性和团队,但是有个方法是大家都可以学的。第一,首先要看公司的研报。当然这并不是要大家跟着研报去买股票。每天看十份研报十份财报,有什么好处呢?不管什么行业的研报,看多了以后,会知道整个板块的大致情况、景气度怎么样。券商研报虽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它的大方向像景气度之类的一般是不会错的;可以了解这个行业大概处于什么位置,这个行业的公司大概处于什么阶段。第二,财报里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比如做成长股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订单和产能,这两个从财务报表里怎么去看呢?每个季度上市公司都会公布订单,在财务报表里有个叫合同负债率,就代表着这个公司未来欠了别人多少订单,这是个很关键的指标;做成长股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毛利率,代表公司的竞争力优势。还有一个产能,就是看它的在建工程和支付人工薪酬的变化。比如今年招了四五百人,那企业为什么要招这么多人,首先肯定有合同订单,其次肯定在建工程转为厂房,那肯定是需要招人的。这些指标在财务指标里都可以体现,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就是最实用的。
至于如何看一个行业景气度高不高,首先看大环境。比如房地产,看券商有多少会推研报的?再去看看汽车产业链,新能源、光伏,有多少研报?所以这些都会跟市场景气度和情绪有关。通常好的赛道很贵,市盈率高。大多数人认为市盈率是静态的,其实是犯了错误定价的逻辑。市盈率是动态的而非静态,成长型企业一定要抓大放小,关注核心而非表面,财报只代表过去而非未来,底层逻辑正确才是最重要的,用合适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而不是用便宜的价格买入普通公司。
编辑:叶舒筠
校对:刘君言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