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克萨斯大学教授保罗·冯·希佩尔(Paul von Hippel)发现,ChatGPT可以肤浅地谈论数学,但它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数学。“它不能纠正错误的数学概念,还经常会引入自己的错误概念,有时还会犯一些基本的电子表格或手动计算器不会犯的莫名其妙的数学错误。”
“它像专家一样行事,有时还能令人信服地模仿专家。但它通常是一种胡扯艺术家,把真相、错误和捏造混在一起,听起来令人信服,除非你自己也有一些专业知识。”希佩尔说。
中新财经在与ChatGPT的多次对话中也发现,其在一些问题的回答上,倾向于“正确的废话”,有些问题甚至无法给出解答。
OpenAI的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也承认,机器人在写句子时“可能会编造事实”,并将其描述为“核心挑战”。她说,ChatGPT通过预测句子中合乎逻辑的下一个单词来生成响应,但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引起重视。
“ChatGPT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真正达到人类思维水平。”盘和林表示,同时,现在的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可能是个技术盲盒,生产出的内容是不可预知的。“虽然它在用户体验上已改善很多,但现在也有一种声音,它实际上没有想象得那么厉害。”
除去专业性上的问题,有人担心,由于有关AIGC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用户的使用界限还没有确立,ChatGPT有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也有国外专家认为,网络罪犯有可能使用OpenAI的ChatGPT开发新的恶意工具,包括信息窃取器、多层加密工具和暗网市场脚本。
争相“分一杯羹” 国内外企业纷纷入局
虽然ChatGPT在技术、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广阔的商业前景已引起关注,有望掀起人工智能新浪潮。
华创证券认为,ChatGPT有望拉开AI产业浪潮序幕。此次无论是美国新媒体巨头BuzzFeed引入ChatGPT内容创作和微软计划多款产品整合ChatGPT,还是OpenAI发布的ChatGPT试点订阅计划ChatGPTPlus(每月收费20美元),ChatGPT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和市场认可度,对人工智能浪潮的意义都尤为重大。
“虽然目前ChatGPT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次从ChatGPT付费创收模式中,市场看到的是AI的商业化路线真正落地的可能性。”华创证券表示。
在盘和林看来,“这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也会兴起一定的热潮,大家会在各个领域进行应用性创新。”
记者注意到,近期,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入局,争相“分一杯羹”。
日前,谷歌宣布了一项名为Bard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技术,将直接与ChatGPT竞争;微软宣布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百度表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项目“文心一言”目前在做上线前的冲刺,预计三月份完成内测。
同样拥有搜索业务的三六零公司也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
另外,鸿博股份、长亮科技、熵基科技、寺库集团、奥飞娱乐等公司亦表示,将对ChatGPT相关技术做研究。
ChatGPT也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美东时间2月7日,微软收涨逾4%,市值飙升超800亿美元;谷歌收涨超4%,市值亦飙涨超600亿美元;美股百度收涨12.18%。另,7日港股百度集团收涨15.33%;美股寺库6日收涨124.4%,7日继续收涨;A股三六零、鸿博股份连续两日(7日、8日)涨停。
另,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的ChatGPT概念近期强势上涨,相关概念股纷纷“起飞”。不过,云从科技、达实智能、新国都等公司纷纷澄清,未与OpenAI开展合作或涉及ChatGPT业务。ChatGPT热潮仍在蔓延,但8日ChatGPT概念已有所降温,多只相关个股股价出现下跌。
在华创证券看来,ChatGPT浪潮下,效果永远是重要的落脚点。国内外从事大模型训练的企业众多,随着ChatGPT的高关注,预计市场将会陆续出现类似的预训练预研模型,类似模型预计可能在模型参数、训练数据等角度与ChatGPT相媲美,但最终使用效果永远是第一落脚点,产品化的能力才是关键。(来源:中新网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