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网 刘子栋
市内免税业务是中国中免另一条可能的增长线。
2024年全国高化、高奢市场比较萎靡,连带影响了国内唯一的全牌照免税运营商,亦是全国最大的免税店经营商中国中免。
该公司去年业绩表现几乎是明牌“开倒车”,但还是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资料显示,2024财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564.74亿元,同比下降逾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同比下降36.4%;扣非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下滑37.7%。
按单季度数据看,2024年Q1-Q4,中国中免的营收、利润表现分别为Q1营收同比下滑9.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Q2营收同比下滑17.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7.6%;Q3营收同比下滑21.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2.5%;
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录得134.53亿元,同比下降19.5%,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下降76.9%。
营收盈利双降,2024年中国中免经营压力前低后高,与整体中高端消费市场表现基本一致。上一次有如此表现是在2022年。
海南“漩涡”
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冲击颇大,尤其是在对中国中免最重要的海南离岛市场。
自2020年以来,海南免税店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国内消费者的境外购物需求。中国中免作为免税行业龙头,在海南拥有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免税商城,自然优势最大。
2023年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同年“即购即提”“担保即提”提货方式落地,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37.6亿元,同比增长25.4%,购物人数675.6万人次,增长59.9%,购物件数5130万件,增长3.8%。
反映到中国中免的业绩,当年该公司海南地区收入录得396.5亿元,同比增14.25%,收入占比接近总收入的60%。
然而市场在一年之内急转直下,“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承压与台风“摩羯”自然灾害、出境消费分流、国货品牌挤压免税市场份额以及客群更加追求性价比等因素有关。”中国中免在年报中表示。
海口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同比下降15.9%,购物件数3308.2万件,同比下降35.5%。
目前,中国中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份额依然强势,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
其中,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三亚国际免税城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
2024年内,中国中免在海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88.92亿元,同比下降27.13%,毛利率23.73%,毛利率同比减少2.03个百分点。
随着海南地区业务与其他地区业务的此消彼长,海南地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已由2021年约70%下滑至最新的51.4%,但占比仍然过半。
另外,中国中免为了提振销情,去年在海南地区推动了长时间、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包括去年7月-9月的“2024第三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节暨第六届中免海南免税购物节”、“双11”活动,还有自11月21日起,贯穿双十二、圣诞、元旦等节假日的“2024中免年终盛典营销活动”,这进一步拖累了中国中免的利润表现。
不过,中国中免也并未放弃对海南市场的进一步投资,毕竟海南省有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个大利好在。
中国中免必须在此之前尽量加强对当地免税市场的把控。据悉,2024年内中国中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市场份额已同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同时,现在在海南还有两个重要项目推进当中。
其中,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自投建以来,中国中免已累计投入资金80.98亿元,2024年投入资金9.1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产生的收益为16.68亿元,换句话说尚未回本。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