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从“烘焙第一股”到一地鸡毛
克莉丝汀的陨落之路
1993年,克莉丝汀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最早一批外资投资的烘焙企业之一。
当时中国的烘焙行业,大多以传统的作坊式经营为主,高端的西式点心难得一见。克莉丝汀凭借其高端的品牌形象,迅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借助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东风,克莉丝汀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之路。
2000年,克莉丝汀就已成为行业内唯一接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其 880 家直营门店大多位于城市商圈的黄金地段,在长三角地区树立起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成为当时消费者心目中高端烘焙的代名词。
2012年,克莉丝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烘焙第一股”。
然而,上市仅两年后,克莉丝汀的发展态势开始急转直下。2014年起,克莉丝汀的门店数开始减少,相比2013年,该年其门店减少了100家,仅剩下952家店。2019年至2022年,克莉丝汀又相继关闭了大量门店。
在门店数量锐减的同时,克莉丝汀的业绩也每况愈下。
财报显示,从2013年至2021年,克莉丝汀连续9年亏损,亏损金额逐年增加,分别为0.37亿元、1.51亿元、1.48亿元、1.21亿元、1.29亿元、2.32亿,2.07亿,1.1亿,1.7亿。
2022年7月,克莉丝汀上海几乎所有门店都暂停营业,并且存在拖欠租金、员工工资的情况。
尽管后来部分门店重新开业,但克莉丝汀的情况并没有真正好转。
2023年3月,克莉丝汀一则公告宣布其现金流出问题了:“本集团现金流紧绌并且遭遇经营困难,在支付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额约为人民币5700万元。由于拖欠货款,若干供应商已展开法律程序,冻结了本集团的银行账户。”
2023年4月3日,克莉丝汀终于不堪重负,于港交所暂停了股票交易,并且直到现在,都没有披露2022年和2023年的财报。
2023年6月,为了偿还拖欠的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克莉丝汀以共约人民币1689万元的价格变卖了上海的两处物业,但面对庞大的债务,终究是杯水车薪。
到了今年12月13日晚,克莉丝汀发布公告称,将在12月27日被撤销上市地位。

△图片来源:克莉丝汀12月13日公告
退市后,罗田安对克莉丝汀扭转困境仍抱有一丝希望,其在九派财经的采访中表示,“希望能追回被管理层挪用的资产,或者经过破产重组,让克莉丝汀这一品牌恢复运营。”
不过,如今的烘焙市场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疫情前,甚至有一批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红品牌,也在面临收缩、闭店。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克莉丝汀想要“涅槃重生”,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来源:红餐网 卢子言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