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功夫咖关闭首店,中国咖啡的故事还好讲吗?

  02

  茶咖细分赛道成风潮

  功夫咖的中国咖啡故事好讲吗?

  子品牌“功夫咖”陷入首店闭店的争议的同时,主品牌“本来不该有”同样也面临着增长乏力。

  据公开报道,创立于2021年9月的“本来不该有”,全国总门店数曾一度超700家,布局区域包括广东、北京、上海、合肥、辽宁、青海、西藏、黑龙江等省市。但去年下半年起,“本来不该有”被曝出频繁关店。红餐网在“本来不该有”小程序查询到,截至2024年7月11日,全国能线上下单的门店只剩135余家。

  主品牌和子品牌发展不太如意的背后,实际是咖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缩影。

  一方面,咖啡行业内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据咖新社报道,不久前,瑞幸咖啡第20000家的地标性门店已在北京开出;库迪咖啡在短短18个月开出7000+门店;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门店数也近3000家,行业规则被定义,新品牌的机会点也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是行业洗牌速度不断加快。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22.12万家,今年已注册咖啡相关企业2.05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显著增长态势。

  新玩家不断涌入的同时,老选手不断退出。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3年,就有超过1.1万家咖啡企业倒下。

  除此以外,持续的价格战压缩着各大咖啡品牌的利润空间。

  瑞幸、星巴克最新财报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高喊出6.6元的幸运咖也被曝出门店数锐减;库迪则是被曝出供应链跟不上,创始人被限高……头部品牌尚且如此,中小咖啡品牌的压力不言而喻。

  在此背景下,不少咖啡品牌都希望通过打造“差异化”,希望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比如开始做“茶咖”布局。

  去年,瑞幸咖啡推出的茶咖系列产品创下7天625万杯记录;茶颜悦色子品牌“鸳央咖啡”门店数已接近百家。此外,沪上阿姨旗下“沪咖”也专注茶咖、喜茶推出子品牌“喜鹊咖”等。

  功夫咖也不例外,该品牌创立之初,就试图通过“清爽型茶咖”做出差异化。 不过,从消费端来看,“中国咖啡”的故事似乎并不好讲。

 

图片来源:截图自小红书

  红餐网翻阅社交媒体发现,部分网友对于功夫咖给出了“不好喝”“空间设计不合理”“品牌定位混乱”等评价。甚至还有网友直言:“建议不要碰瓷中国咖啡”,说功夫咖虽定位“中国咖啡”,但门店修设计充满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品牌概念浮于表面,难以被消费者接纳。

  整体来看,消费者对于茶咖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尚未统一消费认知。中式茶咖,虽然打着“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旗号,却并未真正走到中国消费者心中,茶咖的市场教育还有待普及。

  对于功夫咖首店的关闭,智胜餐饮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寿文彬在其朋友圈分享道:功夫咖首店的关闭或许是对“文化”的认知不够。“咖啡是纯正的舶来品,仅仅只给咖啡换一件中国文化的“外衣”,就能试图卖出高溢价,那就证明确实还是不懂中国文化,也不懂中国消费者。”

  除此以外,虽然茶咖看似是“茶+咖啡”的简单组合,但如果缺乏创新的想法,也很容易导致产品做得过于平庸,缺乏竞争力。同时,当前行业内缺乏大量既了解咖啡,又了解茶叶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的缺乏,也进一步阻碍了茶咖行业的发展。

  虽然对于功夫咖闭店真正原因尚未可知,但从开店动作来看,其有意扩宽其覆盖地域。不过面对复杂多变的咖啡市场,功夫咖未来想要搏出更大一片天地,注定还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来源:红餐网 麦泳宜

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