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低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在多个方面接轨,也逐渐拉齐了一线城市和低线城市的审美标准、消费趋势。有着消费意愿又有着空闲时间的低线城市年轻人、小镇青年,倒逼起当地的“消费升级”,让一线城市的消费潮流更快速涌向低线城市。
Lily在江西四线城市娄底经营融合餐厅,她熬走的,是同一条街上的其他“网红餐厅”和餐饮门店,“平时周末会有比较多年轻人来打卡,但毕竟消费水平不算很高,大家日常还是会去周围面馆、小炒菜馆,过年这段时间,其他店放假,我们不打烊,生意就来了”。
来到Lily店里的返乡年轻人,几乎都是从小红书上刷到她的,这段时间,店里有70%的客人都是返乡年轻人,有人一到店里就会和她说,“你这和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餐厅好像啊”。不少人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拍照打卡,有的前来聚会的朋友,还会拜托店员或者隔壁桌客人帮忙拍一张合影。
从大城市返乡,寻求“熟悉感”的返乡人,通过互联网来到低线城市和小县城的网红店,转头又把打卡的照片配上“没想到老家也有这么美的店”“出片率高”“XX春节聚会必来”的标签,传上小红书、抖音和朋友圈,吸引更多人。
还有不少低线城市和县城的店主,开始借助互联网,主动宣传着自己“春节不打烊”,打出“返乡过年聚会好去处”的宣传语,在小红书、抖音和朋友圈吸引着更多返乡的年轻人。
比起美食,更重要的是社交氛围
大城市网红店追求的翻台率、坪效,在低线城市和小县城难以实现,不少在低线城市、小县城经营网红店的店主都表示,在他们的城市、县城中,网红店更像是一个能体现生活品质,又能社交的场所。
如果说村口是大爷大妈们的情报中心,那小城中的网红店,就是年轻人的情报中心。吃饭、喝咖啡、品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社交氛围和环境。
徐晨直言,和同学的聚会要聊聊近况和八卦,还最适合的可能就是网红店,“火锅烤肉烟熏火燎要趁热吃,不适合聊天,炒菜圆桌距离太远,不适合八卦。围炉煮茶可以慢慢吃,慢慢聊”。
社交局限的小城中,汇聚在网红店的返乡人,攒了整整一年的八卦、吐槽,需要和朋友沟通,也急需从朋友那知道自己不在的一年里又发生了什么事,竖着耳朵说不定还能从隔壁桌的聊天中听到熟悉的名字。
开了日咖夜酒的小郭,并没有把瑞幸作为竞争对手,“瑞幸算是快消品,而我们卖的是空间、情绪和氛围”。春节期间,返乡聚会的年轻人汇聚在他店里,能从下午茶模式聊到小酒馆模式。
小郭所在的焦作,近两年陆续开了不少日咖夜酒,但几乎都转让倒闭了,只有他的活了下来,“想在小城市做好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别‘装’”。在他看来,返乡的人会选择他们店,最重要的原因是想找一个可以放松,有精神价值的小众空间,而他店里除了美食,还举办过展览、讲座和聚会,吸引了不少有着相同爱好的年轻人。
徐睿的咖啡店,则出现了朋友聚会,临时加班,还有返乡的年轻人逃不过的相亲。他自己也会和客人聊天,小城市人际关系总是沾亲带故,多聊几句就会发现两人有着共同的熟人,“刚知道我一个小学同学在外地都二婚了”。
对于Ricky来说,“绿洲”本就是一个提供社交环境的场所,“我们是准备打造一个比较惬意的环境,和朋友聊聊天,和闺蜜吃吃饭,一些家庭聚餐也能放在我们这”。
而对于春节期间返乡的打工人而言,能否提供一个社交场所,同样左右了他们的选择。
网红,往往会和精致、仪式感以及拍照挂钩,但在低线城市、县城开网红店,也不是一门简单的餐饮生意,更多的,是一门提供社交空间和社交氛围的生意。而返乡的年轻人在春节期间选择网红店,也可能只因为,它们是一个社交的好去处。
来源:电商在线 王崭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