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麦当劳的付费会员为例,目前购买麦当劳19元30天的“O麦金会员”的顾客,可以享受“超值四件套”“6折早餐”“7折麦咖啡”“免外送费”“生日礼”等八大权益。
早餐和咖啡都是高频消费,“6折早餐”这个权益对于经常去麦当劳吃早餐的人群来说非常划算,而7折喝咖啡可以视为麦当劳在为潜在业务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免配送费”这一项也非常吸引人,因为麦当劳平时的配送费高达9元,按照这个算法,点两次餐这个会员费差不多就能赚回来了。
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价值,吸引了顾客去买麦当劳的付费会员。相反的是,呷哺“畅吃卡”里面的那权益实在是很难让顾客感觉到价值。
火锅原本就不是高频刚需消费,大部分顾客一年也难得吃几次,所以“周一专享89折”这点很难吸引人。此外,“新店5折特惠”好像和会员关系也不大,难道上海开新店了我一个北京的会员为了5折优惠跑去上海吃?还是说海淀新店开张,我一个家住朝阳的要特意跑去海淀吃?这两点在逻辑上都很难成立。
再者,对于喜欢吃呷哺呷哺的人来说,成为普通的储值会员就已经足够,不太会愿意再去额外花208块钱办张卡。而对于原本就不爱吃呷哺呷哺的人来说,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价值更难去买付费会员卡。
2、餐企把“会员费”当成盈利点可行吗?
此外,呷哺集团宣称,2023年付费会员模式上线,公司预计今年将有300万会员转化为付费模式,并冲刺800万人,预估今年付费会员收入达6亿元-16亿元。
也就说呷哺将会员费当成了一个盈利点,但这在餐饮行业能否行得通还有待商榷。
过去会员制度的推广和发展主要集中在奢侈品、高端餐饮等行业,高端餐饮往往只开一家店,赚的就是一个会员费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普通餐饮来说,付费会员的好处主要是能通过增加顾客的复购率来增加营收:
百胜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肯德基(含必胜客)在中国已拥有4.1亿名会员,光去年第四季度,会员销售额就约占系统销售额的60%,已超过一半;
早在2020年,西贝VIP会员在堂食的总体消费占比已超过40%,年人均复购次数为3次,是非会员的2.5倍,人均客单价达到100元左右;
奈雪的茶3年不到的时间里会员已突破3000万,订单总数中约有一半都来自会员,而活跃会员中的复购比例达到了30%……
这些“付费会员”已经成为了品牌重要的业绩来源,无论是消费占比、客单价、复购率,都远超非会员消费群体。
至于会员费本身,还没有餐企将这一项单独作为盈利点,未来会员费能否成为餐饮新的盈利模式还有待市场验证。
总结:
随着数字化、私域运营在餐饮行业的逐渐普及,目前各种各种的会员体系层出不穷。
有收费的和不收费的,有充值的还有做社群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最根本的目的都是在于深挖顾客价值,增加顾客粘性。
此次呷哺尝试将会员费作为一个新的盈利点,也算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来源:职业餐饮网 刘妍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