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在的市场环境,低客单价的拼多多反而拿到了最好的成绩单。
三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当季营收355.04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105.89亿元,同比增长546%。
除了抖音、快手以外,在京东、淘宝、拼多多三巨头中,只有拼多多还保持着高速增长。

此外,相比拼多多,京东海外业务的表现也不如人意。
去年9月,拼多多海外版Temu正式上线。上线后,Temu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多次登顶美国购物软件下载榜首,直逼老牌跨境电商SHEIN和亚马逊。
近日,再次推出一分钟烧一亿的广告,拼多多在海外市场也杀疯了。
相反,近几个月,京东海外业务却一再传出收缩战场的消息。估计刘强东也没想到,海外再造一个京东的难度这么大。
拼多多崛起后,京东在下沉市场也有过尝试。京喜等新业务一度成为京东新用户的主要增长来源,不过却没有抗住压力。
既然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不买单,京东只能把目光再次聚集到现有的客群上。
既要满足中高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又要捍卫低价心智,百亿补贴便成了京东的方向之一。
当越来越多人买手机、电脑、家电等大额产品时,第一选择成了拼多多,京东的零售初心开始回归。
与此同时,京东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百亿补贴会是京东的好出路吗?
站在全局的角度,百亿补贴大概率只是一个开始。作为京东强调“低价心智”后的第一个大动作,百亿补贴不一定是京东的好故事。
长久以来,效率和品质是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京东的重要原因。物流和自营的高成本决定了京东不能和拼多多硬拼到底。
虽然从财报来看,京东的收入很稳健,但是其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降本增效。
一方面,京东砍掉了大量不赚钱的边缘业务,另一方面京东零售和京东物流一直在提高组织效率。
策略收缩之下,京东愿意投入多少资源给百亿补贴难以判定。但如果只是浅尝辄止,也谈不上拿回低价心智。
除了成本问题,基于大量的白牌商家,拼多多遵循赛马机制,这是模式上带来的优势。京东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看到成效。

(图源:洞见数据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底上线的淘宝新版本,也加入了“百亿补贴”。聚划算百亿补贴被阿里巴巴看作2020年淘系的重点业务。去年,快手也学习了拼多多的“砍一刀”玩法。
参照以往的“抄作业者”,市场暂时没有出现关键性的变化。
与京东相比,拼多多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自己的物流团队,难免会受到掣肘。归根结底,差异化竞争才是京东最大的突破口。
当年,京东能够凭借物流和服务,冲出淘宝的包围圈。又为什么不可以在这个越来越强调消费升级的时代,重新拿回主动权呢?
守好低价心智之外,京东还有更重要的“初心”不能丢。
来源:电商报Pro 月涯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