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和府捞面旗下的“拌面+咖啡”门店,从产品、供应链、动线、人员、运营等,都在探索一条新的生意模式和盈利模型。
相比于独立门店,有资源的连锁品牌,更有实力试错,也更有能力解决模式和供应链的问题,为包子油条大饼进入咖啡店打了前站。
从吸引眼球,到实打实为生意考量,目的也变了
网上有一个段子,“你今天早餐吃了什么?”
“烧麦+埃塞的手冲。”
“这样搭配不会很奇怪吗?”
“不奇怪啊!烧麦吃完有点腻,喝杯酸的手冲刚好可以解腻,完美!”
事实上,咖啡搭配中式小吃的做法,最早是出现在国外的唐人街,一边满足在外华人传统饮食的习惯,一边满足大家对咖啡因的需求。
不得不说,中国胃,只有热食,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更重要的是,在消费端有真实的需求存在。
在很多包子油条+咖啡的套餐评论下,我发现很多消费者由衷的感叹,“太懂我了,我都是这么吃的。”
相比于面包、三明治配咖啡,烧饼油条与咖啡的组合,似乎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对“早餐”的定义。
其实,无论是三明治配咖啡还是肉包子配咖啡,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吃饱喝好,然后精神满满地开启新的一天。
加餐、加小食,从下午茶扩展到早餐场景,这是咖啡店满足消费需求、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之一。
03
咖啡+小吃,这波风潮要不要跟
咖啡馆加餐食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在行业多年争论不休,也迟迟没有定论的事情。
有一些独立小店因为盲目加餐食,导致备货成本高,最终的营业额无法覆盖因为加餐食带来的人力、空间的成本,最终惨淡收场。
星巴克对咖啡的专注全球闻名,十多年前,其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甚至因为三明治加热后的奶酪味掩盖了咖啡香而大发雷霆,愤怒地喊出过“让三明治滚出星巴克!”
但如今,早上走进星巴克,最多会有54种不同的早餐搭配,有咸口的火腿芝士蛋谷物三明治,也有烧汁风味猪肉滑蛋芝士包等随心组合。
不断调整产品线,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也是品牌发展的必然。
相比于衣食住行,饮品作为非刚需品类,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不少品牌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
上海品牌“茶是一枝花”在疫情后上的“葱花油条三明治”,28元/个,如今在上午时段,一天能卖出几十个,再搭配一杯咖啡,都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加入一些有味型记忆的包子油条类产品,搭配实惠的早餐组合,在现阶段确实可以提升门店的抗风险能力的,毕竟能多卖一点,就多了一丝生存的机会。
其实商业世界,没有什么绝对真理,所有“正确方法”,都是因时而异。
如果你的客户有需求,如果你能解决供应和稳定的问题,你能算好成本、效率和体验的账,就可以果断大胆地上。
来源:咖门 国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咖啡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