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东方甄选的议价权有关:后者的带货量太小,东北农嫂根本没有把他当成一级批发商,也没有给他一级批发价,而是三级、四级批发价。
这造成一个核心事实:东方甄选的收购价偏高。
其次,在批发/零售环节,东方甄选的加价率偏高,但也在正常范围。
东北农嫂的批发价是2元,零售价定位3.6元,加价率为180%,属于正常范围;而东方甄选的采购价是2元,零售定位为6元,加价率为300%——二者基本都在行业的正常加价范围:要扣除收购+生产的加价率(25%-40%),也就是130%-240%。
东北农嫂的加价率偏低,其原因是它在收购环节已经赚过一道;东方甄选的加价率偏高,有可能是对品质的更高追求。比如有抖音用户同时采购二者的玉米,对比发现:前者的质量明显高于后者。
总结而来:东方甄选的零售价确实高于市场水平,但核心原因并非是“暴利”,而是采购价过高——采购价过高的原因,可能是其采购议价权太小。
因此铅笔道认为:几次的舆论旋涡中,东方甄选并没有做过事,但说错了话。
往后更值得警醒的是,东方甄选若还是扶植IP作为企业发言人,以个人行为代表公司行为,业务将会有系统性风险。
直播间是东方甄选的直播间,直播间的言论代表的是公司言论。从过往几次案例中,东方甄选常常混淆这一点。
比如更早前,东方甄选直播间“封杀趣店”——这是不妥当的:任由名嘴与导播的价值观主宰了企业价值观。
再比如与辛巴的“口水战”——这也是不妥当的。作为一家3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以“降维姿态”回应一个“超级个体”:门不当户不对,容易拉低品牌维度。此外,直播间还公开披露商业机密,包括但不限于采购价等,这是不明智地做法。
东方甄选应该借鉴“新东方”当年的思路:把IP职责切得更小更专。此前,新东方的网红老师只负责上课,而公司的核心资产是课程,IP是课程的一部分,如此摆脱了对IP的依赖。
否则,未来的东方甄选会长期陷入舆论旋涡中。
来源:铅笔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东方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