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全球性的电商大变局正在上演,这一次,国内的电商平台们已经领先一步。
在许多零售商眼中,亚马逊无疑是实体零售行业最大的颠覆者。而现在,这家电商巨头却加快了收购实体购物中心的节奏。
据研究公司Coresight的一项分析显示,亚马逊正在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收购废弃或者濒临倒闭的购物中心。从2016年至今,亚马逊共收购并改造了大约30家购物中心。
经营不善或状况不佳后,这些百货商店面临着被这一强大对手收购改造的命运。
而在实体领域,亚马逊的布局已经逐渐连成一片网络,今年5月25日,亚马逊旗下首家实体服装店Amazon Style也正式开业。在加上之前重金收购的全食生鲜超市等业态,亚马逊逐渐成为一家隐形的实体零售巨头。
而连续收购实体购物中心的亚马逊,究竟想干什么?
据多家媒体报道,去年3月,亚马逊已经获得批准,将把两家购物中心改造成配送中心。而美国最大的百货商店所有者西蒙地产集团也在和亚马逊谈判,探讨将破产的杰西潘尼和西尔斯百货公司改造成亚马逊配送中心的可能性。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收购实体购物中心的亚马逊,主要目的是为了物流配送。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旗下的Prime物流一直是这家电商巨头的金字招牌,依靠其在全美100多个物流中心和大约100万名员工的物流网络,亚马逊可以在一天内甚至一小时内将物品送至客户家门口。
这种直营物流的模式,与国内的京东物流如出一辙。而为了满足用户不断上涨的物流服务需求,亚马逊必须持续入局重资产,将物流中心搬到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不断提升配送体验。
据悉,亚马逊通常将这类配送中心或仓库用来存储大量物品,从书籍、服装、厨房用具到电子产品等一应俱全。
细数下来,目前亚马逊对实体店铺的探索已经包括生鲜零售、图书零售、服饰零售以及无人便利店等多种业态。
而亚马逊的业绩也反映出消费向实体店转移的趋势。今年第一季度,亚马逊在线商店净销售额同比降3%,而实体店净销售额却增长了17%。
从亚马逊的种种实体布局来看,这家电商巨头,将自己占据主导的线上业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新技术带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购物体验。收购购物中心,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步。
熟悉电商行业的朋友都清楚,收购实体购物中心这种操作,在国内电商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电商巨头回归实体,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在国内电商市场中,提到实体零售,必然绕不过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
以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为起点,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在内的电商企业或零售企业都开始了对“从线上走向线下”的探索。
其实在2016年之前,阿里就已经有意识地在与大型购物中心开展合作了。
2014年3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构造一套打通线上线下的未来商业基础设施体系。
再往前数的话,2013年双11期间,银泰所有商场就参加了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率先尝试线下选品、线上支付购买的消费模式。
作为阿里巴巴“零售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平台”的银泰,在今年8月4日,银泰云店门店总数突破100家,已覆盖了11个省44个城市。除了银泰之外,阿里体系下还有百联集团、三江购物、高鑫集团等线下实体商超。
在阿里巴巴内部诞生的“盒马”,也逐渐成为新零售的标杆。而阿里的极速布局,已经让整个商超零售业将从跑马圈地的收购模式,进入数字化竞争阶段。
不仅是阿里,另一家电商巨头京东更是与实体零售密不可分。行业内对京东的定位,早已不是电商公司,而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2017年是京东“无界零售”的元年,但从2016年起,京东就埋头进入了线下零售场景。
具体来说,京东的实体店业态包括京东之家、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超市、京东超级体验店等多重形态,而京东的探索从未间断,布局逐渐加速。
去年9月底,京东Mall在西安正式亮相,这家超市商场汇集了更多的商品品类:在原有的家电数码之上,更融入家居、娱乐等多元业态,包括家居日用、家装建材、儿童娱乐、智能健康、汽车用品等经营品类,共约20万件商品。
今年5月份诞生的“京东新百货”是京东无界零售策略中的新物种,据悉,这个项目在京东内部被视为是S级项目。今年7月,京东新百货全国首家旗舰店在成都正式运营,为消费者提供了10多个沉浸式体验主题专区。
这个集线上线下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创新业态,既可以通过线上入口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精选商品的消费需求,也可以通过线下门店,弥补消费者即时性体验的缺失。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