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代替人工,适合上新闻但在餐厅里现阶段不实用!”
近日,麦当劳CEO克里斯·肯普钦斯基在接受采访时,发表了对于餐厅机器人的看法。
他还补充说:“经济上来说并不划算,不一定有足够的空间,而且要投资很多基础设施,还要考虑效用和空气调节系统等等。暂时还没有基础广泛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炒菜机器人、传菜机器人、拉面机器人等等,以及机器人主题餐厅,都在国内餐饮业炒得火热。但同时机器人被认为噱头大于实用的说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为一家快餐巨头的CEO,肯普钦斯基的话正道出了当下机器人在餐饮行业运用的现状!
引入、维护成本过高,“经济上来说并不划算”
面对持续高涨的离职率和人力成本,很多餐饮企业被压得喘不过气,此时成本可控且兼具“不会累”标签的餐饮机器人成了餐饮企业的“救命稻草”,大家都想通过智能化的机器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真的能节约成本吗?
目前餐饮行业引进的机器人分有轨机器人和无轨机器人两种,价位从1.5万元到6、7万元一台不等。而且机器人时常需要软件更新,除去前期的投资外,还需要专业团队日常维护,这样算下来,成本远高于用人。
如果觉得买断太贵,市面上有专门租赁机器人的公司,一个机器人的租金在3000~5000元(按租赁数量浮动),而目前一名餐厅服务员正常的月薪在3000元左右。
综合来看,如果是一次买断,前几年在人事成本上并没有节省到,但却多了维护成本的支出。如果用租的,最低也要3千元,其实跟一个服务员差不多。
“一台炒菜机器人厨师采购价10万元,传菜机器人一台3万-4万元,再算上预铺轨道、维护成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机器人上的花销就得20万元。”
长沙某餐饮品牌运营人员介绍,机器人餐厅是其品牌第4代门店,但机器人仍然是被动式服务,且改造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偏高,品牌在改造第5代门店时,逐步撤走了机器人。
“还要考虑效用问题”,做不到完全“替代”人工
除了节约不了成本,目前餐厅机器人在工作能力上也和人工有差距,还做不到完全“替代”人工。“颜值有余,但实力不足”是目前许多餐饮人对餐厅机器人的评价。
由于现阶段机器人餐厅的运营模式还不够完善,多数机器人只能用于简单的端菜、迎宾等服务,而且还不能端太多汤水的食物。此外还存在上菜过程中容易洒落打翻、不能点餐和加水、无法对顾客的要求作出有效反应、到达餐桌旁还需要顾客自己起身端餐等问题,大部分时候仍需要人工干预。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