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品短板尚未解决
新中式烘焙虽然跑出了门店模型,产品上的原生短板,却尚未解决。
首先来说,新中式烘焙的产品说到底还是糕点、点心,都具有一定饱腹感,而且味型大都以甜为主,不具备辣的成瘾性,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腻”的感觉,同时也不符合日益占据主流的健康、低糖的消费追求。
这些产品的天然弱点,都极大地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量和购买频次。
其次,新中式烘焙产品进入门槛低,同质化严重。
尽管新中式烘焙对传统的点心进行了口味、造型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本质上来说,从最开始的脏脏包,到后来的肉松小贝、麻薯,大部分产品都没有太高的制作门槛。产品的低准入门槛,让新中式烘焙店的开店门槛也连带着低了起来。
比如此前主营古早蛋糕的“南洋大师傅”, 多家门店就摇身一变成 “南洋点心局”,直接嫁接新中式烘焙。而在头部品牌还来不及覆盖的城市,各路“神似”的中式烘焙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03
烘焙下半场
向健康主义、长期主义升级
尽管新中式烘焙的势头减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仍在发展,并不是像外界说的那样“凉了”。疫情下,上半场爆火的品牌也仍在开店,只是开店速度不及预期。
而热闹的上半场,确实促进了新中式烘焙品类的发展,甚至整个烘焙行业的升级。在新中式烘焙“高调跑马圈地”的同时,好利来、鲍师傅、元祖、味多美等一众老牌烘焙品牌,也乘着东风在2021年不声不响地实现了发展。
好利来和泸溪河分别开出84和142家店,鲍师傅也逆势开出44家新店,几乎占据所有门店的40%,而元祖、味多美、多乐之日等品牌2021年新开店的数量,也都接近甚至超过19年疫情前的水平。
仔细观察这些品牌会发现,在新中式烘焙不断推动新品的市场中,它们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创新能力,产品丰富度相较此前也有了提高。
产品之外,在营销方面,传统的烘焙品牌也在新中式烘焙身上找到了流量密码。从调性到出品,从产品文案到出街海报,好利来、稻香村等都在“学习”国潮风,通过好吃又好玩的品牌表达,顺利打开了社交媒体通路。
比如好利来“主题店+城市限定款”战略,在成都的主题店推出“川辣三重巧克力和熊猫说唱系列”,上海主题店有“青梅口味雪绒芝士”等14款限定甜品,武汉主题店有“打call茄茄、害羞鸭”等武汉限定款,既积累了当地消费者的好感度,又充分制造了话题。
老字号稻香村也于去年在其百年前的苏州旧址重开新店,打造了一个集民俗、美食、文化、城市记忆为一体的“国潮主题店”,既有传统糕点,也有改造传统的创意产品。
在红餐网看来,这些老品牌之所以能迅速跟上新中式烘焙炒起的热度,靠的其实是稳固的后端供应链、长期积累的产品实力,以及丰富的市场、拓店、管理、制度经验。而这些,恰恰正是很多新中式烘焙品牌在急速发展中最为欠缺的。
新中式烘焙品牌,仍然需要更长的发展周期,打磨和沉淀品牌模式、供应链、产品,让此前的营销热度与实际消费热度相匹配。
美团数据显示,中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早在2018年就已破万亿,而烘焙类食品正是其中的第一大品类,2021年烘焙糕点类的市场规模超2800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美团
这么大的市场,整体的行业装填却仍“小、弱、散”,从这点来看,无论是传统烘焙品牌,还是新中式烘焙品牌,都还有大量机会,烘焙行业的下半场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来源:红餐网 文/陈漠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烘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