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火锅日益火爆
地摊火锅回归
呷哺呷哺重回“平民火锅”定位,就印证了性价比火锅的大势所趋。
呷哺呷哺曾凭借人均三十多元小火锅的平民定位风靡一时,所向披靡,2014年,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被称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后来随着品牌老化,旗下中高端定位的湊湊意外走红,集团开始对呷哺呷哺餐厅开启“盲目升级”的转型之路,环境升级、价格上涨,最终却因脱离了“大众消费”定位而被消费者吐槽抛弃。
今年初,呷哺呷哺内部经过震荡之后,关掉200家门店,重新做出业务调整。创始人贺光启决定——呷哺呷哺要重新回归“大众消费”路线的初心。具体举措就是回归以套餐为主,单点为辅的菜单模式,新菜单里有10款套餐可选。
当然回归大众消费并不意味着单纯降价,而是强调性价比。贺光启理解的高性价比,就是要让消费者感知到。比如新版菜单中,除消费者常吃的牛羊肉套餐以外,还新推出金钻梅花猪肉套餐、黑金乌鸡卷套餐、毛血旺拼盘套餐等。原来的什锦鲜蔬大拼盘,从15种食材升级到20种。
调整之后,呷哺呷哺单人套餐价格从50余元至70余元不等;双人套餐则为140元上下,并且均包含锅底、小料、肉品、蔬菜拼盘、主食、茶米茶手摇茶饮等。
实际上,自从疫情之后,牛杂火锅、本地鸡窝火锅等有料火锅日益火爆就是明证,消费者在火锅消费上,更加青睐锅底有料,看起来更有价值感的“高性价比”火锅。
而且,内参君还观察到,比上述有料火锅人均更低的,性价比更高的“猪油地摊火锅”开始回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贵州、长沙、昆明、四川等地都出现不少新品牌。
事实上,猪油地摊火锅多年前就有,就是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顾客自己带肉和食材,老板只提供地盘、餐具,然后帮炒锅底,所以非常便宜,现在是顾客直接在店里称肉现炒,但也非常实惠,有人说地摊火锅是所有火锅里性价比最高的,人均基本上都在35~60元之间。
内参君了解到,一个“猪油地摊火锅”短短几个月,在他们当地已经开了12家店。据知情人士爆料,生意好的店,一个月收回投资成本,目前发展态势迅猛。而诞生于长沙的七七地摊火锅,2021年3月才开第一家店,如今已在全国发展了69家门店。
这个火锅细分品类曾经一直不温不火,但今年却开始飞速发展,正是顺应了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火锅的消费趋势。也有餐饮资深行家指出,这也是未来3-5年餐饮的大方向。
“火锅+”跨界融合成大势所趋
除了味型和价格方面的趋势,火锅品牌的竞争维度,也已经从产品、环境,升级到多场景融合的综合体验感层面。
本身火锅作为餐饮业最大也最火热的细分赛道,内卷一直从未停歇,再加上其他餐饮品类总是觊觎火锅的热度,频频跨界蹭流量,比如快餐界吉野家推出小火锅产品,零售界盒马也卖火锅,火锅品类的竞争尤为激烈。
不过从品类进化的角度,在残酷的生存博弈之下,也激发出火锅品类远高于其他餐饮品类的创新脑洞和迭代速度。
而“谢谢锅”的出炉,把火锅目前的竞争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品牌是由曾经成功操盘了“火锅+奶茶”的湊湊原CEO张振纬的创业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火锅+烧烤+茶饮+酒+音乐吧”的多场景融合,至此也把“火锅+”的模式推到了新高度。
犹记得两年前,火锅之间还在拼摆盘、流行各种“手剪”(鸭肠、鹅肠)、手捣(虾滑)、干冰系列产品创意,拼细分食材的抢夺,但近两年,大家比拼的重心放在了场景上,由此掀起来一轮“场景革命”,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刷新审美新高度的酒吧火锅、朋克火锅、园林火锅、太空舱火锅等等。
事实上,正是产品创新力不足使整个火锅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身处红海市场的各大火锅连锁品牌,也由原来细分市场的争夺转向了跨界融合,试图进一步实现“突围”。
也有评论说,火锅这样一味做加法会削弱火锅本身的属性,不利于品牌发展。但内参君也看到,自从开业至今,谢谢锅在广深持续十天霸占火锅热门榜第一。
就像一位同行所说,谢谢锅实际上不仅是在做餐饮,而是在融入和引领都市生活。今天的年轻人,今天的主流消费,追求的早已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需求,不止是舌头的好吃和秀色可餐,而可能是一个欢聚的地方,一个舒坦自在的社交场所,一个有美食、有音乐、有夜场,不用转场的一站式消费空间。
但这种多业态复合与时段交叉的模式,也增加了门店经营的复杂性与操作的不可控性,对品牌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看到不少火锅+酒吧实际上生意并不好,因为融合的太生硬,或者说没有完全把握住年轻人想要的那种感觉。
小结
总的来说,上述火锅市场的变化,本质都是餐饮人对消费需求深切洞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类的发展趋势。
随着受众需求的多元变化,每一种不同定位的火锅,做的其实都是细分市场的生意,只有在趋势之上,深挖自身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痛点,才能找到立足点。
今年火锅巨头们的收缩,或许只是说明品牌碰上了天花板,而这个品类的创造力,依然绵延不断。
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艳子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