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不等于缩减员工,而是结合餐厅实际运营需求灵活调整,实现科学的排班,让员工在空闲时段可以轮流休息,这样才能保证在忙碌时的状态和精力。
大部分餐厅都是所有人从早熬到晚,有人没人都得待着,这样的结果就是员工很累,效率又很低,投出产出比不大。
使用灵活用工可以弥补全日制的不足,也能优化员工的工作体验感,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员工满意了才能给顾客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从“定岗制”到“轮岗制”
很多餐厅经常出现因为员工请假导致人手不足的情况,临时顶替的人操作不熟练,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很差,严重影响顾客对店面的评价。
因为一个员工的请假,影响到整个餐厅的经营,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定岗制”。
定岗制就是每个人做自己岗位的事,一个萝卜一个坑,收银就负责收钱,现场服务的就负责给顾客点单,传菜的就负责出餐……结果一个服务员请假了,传菜员就点不了餐了;收银员休息了,换个人过来立马卡壳了。
定岗制确实有助于做到责任明确,避免所有人陷入到手忙脚乱的混乱中去,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从这个角度来看,餐厅运营可以采取轮岗制。轮岗制是定岗不定人,不定萝卜只定坑,简言之就是进了哪个坑就做好哪个萝卜。
比如传菜员和服务员要经常交换岗位,收银员可以和接待员交换岗位,后厨传菜和打荷的也可以轮流交换岗位。
轮岗制不仅能让每个人掌握更多的服务技巧,也能让每个人切身体会到身边的小伙伴是如何工作的,可以进一步加深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理解彼此的不容易,进而强化团队的凝聚力。
采用轮岗制,也可以很轻松解决员工休假或离职带来的职位空缺,从而导致工作受到影响的问题。
当然,轮岗制更多的是针对前厅岗位,后厨岗位尤其是涉及到技术的岗位,还是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一些技术难度不大的岗位,也可以使用轮岗制度,在轮岗的过程中,管理者也更容易发掘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合适的人去做更合适的事。
从“人管人”到“事管人”
传统的餐饮管理模式是以人为中心,强调的是领导关系。新员工就得听主管的话,基层岗位员工就得听管理层的话,后厨学徒工就得听师傅的话……驱动管理的核心是人,处于什么位置,就有相应的权利,就能够管理对应的人。
“人管人”模式的弊病就是在门店和公司内部会有拉帮结派的行为,管理层之间的权力之争,自然会导致员工的互相站队。
比如厨师长和前厅经理的矛盾会导致前厅后厨形成对立,店长和经理的矛盾会导致工作安排难以落地执行,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店里内耗严重,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挫,整体服务水平和产品水平下滑。
导致公司内斗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责权不明确,此外,便是因为老板所谓的“经营策略”。
政治场合有一个词叫“权衡”,很多老板把这套理论用来管理门店。因为害怕店长太强或者经理太强,会使自己对店里的管理失控,老板通常会在管理者之间制造一些小矛盾引起双方的争斗,从而让自己成为那个能掌控全局的人。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客户,就有用这一套理论去管店面,最后导致店里乌烟瘴气,没撑多久就分崩离析。
实际上老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人管人的模式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就像俗语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团队是否优秀最后通常取决于团队最高管理者,那么门店的好坏就全看店长了,店长的重要性太强,权力过大,必然会形成个人英雄主义,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这对品牌的发展是不利的。
那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呢?答案就是从“人管人”到“事管人”。事管人的核心是关注事情本身,而不是关注发起事情的人。
员工需要为顾客提供某项服务,并不是因为店长说了要这么做,而是店里规定就应该这么干;员工需要按时完成对应的任务,并不是因为这是领导交代的,而是工作流程就是这么安排的;员工月底要拿到多少奖励,并不是领导给自己的照顾,而是根据考核规定,自己应得的。
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事情的监督者,所有人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讨好某一个人,而是为了事情的结果更佳,这就是事管人的核心。
从“人管人”到“事管人”,本质上是从经验型的管理模式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从个人色彩到集体意识的转变,这样的变化能够给团队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也能创造出更适合未来的年轻人的职场环境。
在追求个性化表达、不习惯被约束的年轻人心中,没有领导只有事情,干好事情拿结果,这才是最酷的方式,而这也是更利于做好餐饮管理的最佳结果。
来源:红餐网 龚伟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