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克士的突围成功,似乎也为后来的华莱士等本土品牌进入西式快餐做了范本。
由于起步晚,而且管理、经营模式大部分都“师从”麦肯,西式快餐看上去并非本土品牌能有效存活的品类,但由于麦肯等洋品牌多看重商圈等区域的门店,在广大的学校、社区,本土品牌就找到了突入的缝隙。
尽管发展到今天,洋品牌西式快餐的价格已经算比较平价,但在广袤的下沉市场,华莱士、派乐汉堡、贝克汉堡、快乐星汉堡还是凭借诸如12块钱两个汉堡,5块钱两个派这样的“路边餐”价格,保持着价格优势。
在学校的炸串店、奶茶铺边,社区的包子铺、粉面店旁,它们开出装修更整洁、西化的门店,以麦肯的“平替”餐食,用性价比分别开出成千上万家门店,让这些社区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更高的便捷性,满足对西式快餐的口腹之欲。
而洋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你霸占商圈,我就抢占社区,随着西式快餐走下神坛,无论在三四线,还是一二线城市的社区,这些本土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褪去“洋气”的包装,西式快餐将走向何方?
在这样背景下的西式快餐市场格局,就显得有些许平淡——无论门店数还是品牌影响力,麦肯都稳占头牌,优势巨大;汉堡王、赛百味等国际大牌则紧随其后,吃下剩余市场;华莱士、快乐星汉堡等本土品牌,和萨莉亚这样的国际品牌,则走学校、社区的平价路线,牢牢占据下沉消费市场。
但随着整个餐饮业市场下沉的趋势,洋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的默契还能保持多久?
在中式快餐强势出击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快餐市场逐渐饱和,增速放缓,市场下沉也成为很多西式快餐品牌的选择,麦肯系也早已开始凭借品牌影响力,对下沉市场的开拓。一方面将门店向低端城市延伸,另一方面是它们也开始推行“好吃不贵”的政策。
尽管曾经是“豪华自助餐”,但多年过去,洋品牌们的价格其实没有太大涨幅,在1987年卖2块5的吮指原味鸡,现在的价格也不过11元,这还没加上优惠券的使用,虽然价格看上去涨了4倍多,但要知道这些年国民工资也从几十块涨到了几千块,涨了百倍。近8年,肯德基的价格基本不变,还不断推出低价营销活动。
也就是说,洋品牌其实在变相降价,“好吃不贵”也开始被它们提上战略层面,而“好吃不贵”再往深处执行,便是高性价比,那时,或许就要与本土品牌的“护城河”“相撞”。
尽管现在看来,众多走上层路线的品牌,因为市场改变而纷纷选择市场下沉,但短期内,并不会和走底层路线的华莱士等出现真正冲突。一些后进、区域性连锁品牌,也因为西式快餐市场整体的势能下降,显得冲击力不足,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形成影响。
所以在西式快餐如今的格局背景下,我们似乎更希望这样的碰撞早一点到来。
因为无论洋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除了例行的推出新品,相比其他品类,西式快餐似乎都未能有更刺激消费者、刺激市场的事件、行为。或许这就是西式快餐“定型”的格局,各占“领地”、各有发展;或许真正的短兵相接,还能重新激起品牌的潜能,让品牌找到其他发展的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从而改变西式快餐格局。
但那时候,西式快餐将走向何方?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来源:红餐网 陈漠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