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说“微创新”太过含蓄,说“拿来主义”,似乎更能体现品牌的“暴力美学”。
“9.9元粉店”倒闭、独立茶饮铺面世
海底捞“副牌攻略”扑朔迷离
这几日,关于海底捞副牌的动态,又让行业“心头一紧”。
9月中旬,出身海底捞“豪门”的土豆粉品牌“乔乔的粉”,被媒体报道“倒闭了”。这个以降维低价策略进入郑州市场、并曾被业内认为是第二增长曲线的重点发力品牌,只存活了不足10个月时间。虽然海底捞官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这个品牌属于主动关闭而非倒闭,是内部“赛马机制”优胜劣汰的结果。不过,依然引发同行关注和议论。
与此同时,内参君近期发现,海底捞开在北京合生汇的新店,在门口位置单独将茶饮铺对外展示,名为“TAKE TEA”(英文寓意“喝茶”)。据店员介绍,这是海底捞第一个独立茶饮铺,伴随合生汇这家店的试营业,悄然“面世”,属于开业前期就规划进去的版块。据悉,目前这样的茶饮铺在北京共有3家。目前还处在测试阶段,不排除未来大量复制的可能。
在门店风格方面,“TAKE TEA”与之前的“9.9元自助奶茶”不同,更像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品牌。内参君探访期间,不断有逛街的俊男靓女前来扫码下单,这些人群并不一定进店吃火锅,不少是带走即饮。
产品方面,主要有“手作奶茶”、“冰激淋”、“果饮”几大系列,辅以甜品;价格方面,饮品价格在14-18元之间;冰激淋则是“熟悉的9.9元”。店员介绍说,这个茶饮小铺,目前消费占比来看,火锅消费带动茶饮的为主,当然也有不少单独购买饮品的顾客。周六日单量在200多单,平日也在100单左右。
纵观这两年的海底捞,总结下来:先是门店狂奔,然后是副牌狂奔。特别是2021年,海底捞的副牌“一顿操作猛如虎”,同时以“9.9元策略”围剿不少同品类竞争者。
同时,开酒馆、做奶茶,海底捞似乎希望通过不断的“折腾”,触达不同的消费群体。
从扩门店到扩品类
“周期”背后的2个逻辑
从扩门店到扩品牌,海底捞的打法,并不是个例。更像是头部品牌发展到一定周期的“普遍规律”。
比如西贝莜面村,目前几乎已不开大店了,保持现有400家左右的规模,并全力以赴做好新品牌“贾国龙功夫菜”;九毛九在疫情期间,果断撤出华北区域,保持100家店左右的规模,专注扩品类,如今多个副牌已成为业内靓丽的风景线;外婆家,早早尝试副牌,在经历了一系列尝试后,目前也聚焦到“老鸭集”这个特色品牌上。
为何会这样?这里有两个核心逻辑:
一是传统的“单品牌独大”的模式,似乎都会摸到天花板,品牌到了一定规模,急需进入下一个周期。以海底捞为例,去年快速扩张门店,却导致翻台率和口碑双向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张勇不得不“踩刹车”,同时面临选择题:是继续一个品牌开店,还是寻求其它增长曲线?
这是“第二增长曲线”的需求,同时也是破局发展瓶颈的需求。
二是头部品牌所具备的供应链、品牌设计、运营等实力,允许其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快速复制市面上已被验证的成熟品类。“从另一个视角来说,头部品牌涉足某个新赛道,比很多真正做原创创新的小品牌,先天优势要强很多。”
这些“敢为人先”的小品牌,提前测试了市场、甚至踩了坑,并为大品牌们“节省”出一笔笔不菲的研发费用。最后,也许还难逃“被降维打压”的命运。
“听起来有点残忍,但事实就是这样。”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
“头部品牌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暗中观察。观察什么呢?一看市场够不够大、一个品类能不能立得住?二看自己的供应链是否足以承载,尤其是门店多的连锁品牌。一旦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会毫不犹豫地入局,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头部品牌屡试不爽的‘拿来主义’,甚至不需要自己费劲去研发。”
海底捞做饭饭林、十八汆,就印证了这个观点——选择天花板更高的品类,比如米、面等快餐,因为这些品类早有大米先生、乡村基等成功先例,市场证明能开成千上万家店。同时,海底捞强大的供应链系统又完全能够承载快速扩张的野心。
不只海底捞
头部品牌普遍擅长“拿来”
“大品牌的作风就是如此。因为门店多、研发周期长,每一款上新都牵涉很多资源投入。所以,大品牌更加‘求稳’,充分观察以后,知己知彼,再出击攻下。”一位乳品供应商说。
他举例了星巴克上新“绵云冷萃咖啡”的案例。这款新品在当年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毕竟用冷奶沫配咖啡,在星巴克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为了体现“重磅”,星爸爸甚至找来当红明星朱一龙代言。
但事实上,奶盖类饮品早已火了多时。尽管星巴克一直在对外报道中宣称“不同于普通的热奶泡”,但因为形似,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点都聚焦在“星巴克也售卖奶盖了”。
巧合的是,很快肯德基也宣布推出涵盖奶盖茶、牛乳茶、脏脏系列和纯茶4大品类的11款饮品。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海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