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优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彩食鲜的业务是跑起来了,其于全国的业务布局已经铺开。
在总结彩食鲜的业务优势时,李建波提到了6点。
1、品牌能力。
永辉的生鲜品牌已经建立了。基于永辉品牌知名度的背书,彩食鲜像在北京、重庆等市场不需要过多解释自己是谁。这有助满足阳光采购,建立客户信任。
2、品丰价优。
经营超过30000支SKU。且能与永辉进行供应链协同。比如在源头采购层面与富平永辉供应链协同,并进行信息共享,两者的信息交互非常频繁。
3、安全无忧。
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比如做了食安云网,每件商品都有二维码可以溯源。也引进了HACCP、ISO22000标准,与中检等第三方机构联合建立食安检测中心,实行24小时批批检测,并通过三方权威机构全程监管,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可开展农残、兽残、理化、微生物、重金属等78个检测项目,覆盖65大类产品。
4、全程冷链。
彩食鲜在全国各地均自有冷链车并与多家冷链配送承运商长期合作,有充足的冷链车资源保证配送环节的冷链运输。冷链车上均配备远程温控设备,可以在温控平台实时监控冷链车车厢温度,确保生鲜食材在冷链配送环节温控不断链。
5、按需定制。
可实现品类、规格、配送时间按需定制,及提供预加工、预处理服务,同时还可以和客户进行新品联合研发、营养师餐谱定制。
6、专业服务。
构建了科技算法引领的线上数字平台和线下交付体系。可提供采购、仓储、物流、加工、食安、后勤一站式服务,五星物流高效配送,及1v1贴身管家客服,即时响应。
03
平台
从目前彩食鲜的业务布局来看,它的软硬件条件比较高,不仅是中央工厂的规格,还包括数字化系统也在构建,李建波称,彩食鲜实现了端到端全业务流程全部入系统,进而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运营。
这套业务网络,及基础设施于全国层面已经架构初型。通过这套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彩食鲜可实现的价值是,工业化生产让客户的后厨变得更加简单、更有效率。契合了未来社会高度分工化的潮流。也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大幅提升产出及效率。
而当这套自营自控高标准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架构完成后,彩食鲜的未来发展也将可能会呈现出更加透明、开放化的平台发展模型特征,即将这套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共享,持续放大效能。
目前来看,企事业单位采购市场还是比较分散的。
造成这种分散局面的原因是:生鲜的本地化经营需求特征导致个性化、差异化表现明显,而各地的食材配送公司在满足这些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层面,以及在本地化的生鲜供应链能力、客户资源层面都有很深根基,经营能力很强。它们能很好满足当地的大B端客户需求。
但是未来,它们则将会面临很大的市场挑战。因为大B端企事业单位会推行更透明、更阳光化的招标采购,对于食材服务商的资质、全国影响力、自动化技术水平、食品安全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各地配送公司过往相对不透明、劳动密集型的业务经营模型肯定是无法更好满足需求的。
既需要大力投资硬件以跟上客户需求,也需要升级软件以更好服务客户,还需要建立强势的品牌能力。
这些是很多区域配送公司都做不到的。即便做得到,有这个资金实力,每家区域配送公司都去做这样的投入,也会带来大量的重复投资。
因此,未来最具经济效应的可能还是平台模型,出现全国性的平台来整合资源,及投入打造出高标准基于大B端企业客户需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再开放输出给各区域配送公司共享共用。
《商业观察家》感觉,彩食鲜就要做这个事了,在前期构建了自营自控的高标准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以及运营能力后,彩食鲜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机制上的升级,来输出这一套运营能力和基础能力。包括标品,及生鲜源头的供应链能力。
来源:商业观察家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彩食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