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仔细拆分一下麦咖啡的店中店模式:
刚需且高频的品类:咖啡
强复购的客单价格:10~20元/杯
产品结构决定的高频:手工咖啡(核心)+ 创意咖啡(支撑)+烘焙产品(搭配)
产品的标准化:依托于麦当劳强大的供应链和培训体系
人员的低成本高效率:一家店仅需2~3位咖啡师,有一部分,是从餐厅的优秀员工中选拔而来的。
0租金卖咖啡:一般独立咖啡店在一线城市的租金可以占到总成本的约30%,麦咖啡在麦当劳店内,餐品的营收早已摊薄了房租和运营成本。
事实上,这是一种相对轻资产的模式。在咖啡店,设备是一项重大投资,麦咖啡的很多设备,例如厨房设备、保洁设备等,都可以和麦当劳餐厅共享,资金占压、维修折旧成本都相对较低。
同时,它还有强大的资源协同优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麦咖啡,麦当劳的全球经验,专业高效的营运系统、外送系统、培训系统、研发系统,都能发挥协同效应,获取优质的品牌合作资源。
2. 平价赛道上的“大玩家”
咖啡生意的本质,是一道加减法:一边尽可能地给租金、人工、原料、物料成本做减法,一边尽可能地给品质做加法。
特别是在平价咖啡赛道,做“加减法”需要更多大玩家入场。
去年11月份,在北京蓝色港湾的麦当劳店里,看到麦咖啡M10拼配豆,且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出品,甚至在部分门店还可能喝到手冲——
麦咖啡依托着麦当劳的供应链资源和规模优势,更有力量去把品质提上去,价格压下来。
3. 全客群捕捉,发力“第一杯现磨咖啡”
和大部分咖啡馆以年轻白领为主要群体不同,麦当劳因为餐品的人群覆盖面广,因此对咖啡人群的捕捉其实更为广泛。
在餐带来的天然流量下,学生、年轻妈妈、白领、甚至老年人,他们人生的第一杯现磨手工咖啡,很可能就以无需决策的加价,发生在麦咖啡。
4. 餐和饮相互引流,寻找咖啡增量市场
中国咖啡亟需破圈,突破小众情怀的次元壁,到更广阔的消费者中。
而多年来,咖啡行业从业者执着于个人情怀,都在抢占“咖啡爱好者”这一小撮存量人群。
事实上,更广阔的咖啡市场,在那些喝过雀巢的人群、那些不敢进咖啡馆门的人群,这才是咖啡无限前景的增量市场。
这个市场,可能不在上海,也不在北京,而在二线、三线,甚至是小镇青年,这是一个需要头部资源和巨额投入去撬动的市场。
依托着麦当劳在全国4000多家门店,麦咖啡有着接近消费者的先天基础,庞大的餐品消费者,是麦咖啡的第一波“天然流量”。
这种模式下,当咖啡市场全面爆发后,餐和饮可以相互引流,通过咖啡的品类红利甚至会给餐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2015~2020年5年时间里,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咖啡消费正以每年15%的速度成长,远高于世界2%的平均增速。
预计到2025年,中国咖啡消费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而在这之中,现磨咖啡市场占比份额不到2成,绝大部分仍为速溶咖啡市场。
现磨咖啡市场的巨大市场潜力,令全球巨头瞩目。
对麦咖啡和麦当劳而言,咖啡作为生活方式消费品,伴随品牌调性提升,对场景拓展的丰富性、多样性都有加持作用。
而对中国咖啡市场来说,教育广大用户,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更多大连锁品牌入局。
来源:咖门 国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麦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