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上海康五菜市场却已盈满了烟火气,卖菜的摊主和商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商户胡杨飞一边接待赶早市的顾客,一边在手机上处理线上的订单。“这都是昨晚闭市以后用户在线上下的单,今早一来就要先给这批顾客送过去。”胡杨飞说道。
3月5日,京东生鲜业务部与北京睿利众屹在上海签约,启动上海“数字化菜市场”试点合作,联合政府力量帮助百余家农贸市场实现数字化转型。该项目通过在菜市场接入集市联系统优化本地服务,并接入京东到家打通线上渠道,为菜市场运营方和所有商户一举注入了“数字活力”。
胡杨飞所在的徐汇区康五菜市场成为了首批试点,这里的商户在年前就已经陆续使用上了京东集市联系统。菜市场数字化改革以来,不仅提升了胡杨飞的线下结算效率,也带来了许多线上流量,而胡杨飞要做的就是打包、交给快递小哥,又能多赚一份钱。
转型线上?先让商户们赚到钱
近几年,随着电商的兴起,新鲜蔬菜都能在网上购买,社团团购的出现也让居民买菜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于菜市场商户而言,跟上节奏创新转型成为了必然趋势。
胡杨飞是康五菜市场的资深商户,在这个菜市场卖蔬菜水果已超过10年,充分见证了互联网经济之下市场的变迁。“以前人很多的,现在都是老年人每天才来菜市场溜达几圈,很少看到年轻人来买菜了。”
在胡杨飞隔壁卖了两年豆腐的王侠没怎么见过菜市场的繁荣时刻。他对当下的感受更为直观:“菜市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大家都手机下单了,来菜市场买菜的老人们还会跑几个市场选最便宜的买。”
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胡杨飞和菜市场的商户们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也曾尝试过入驻其他线上平台。但是“结款太慢,抽成又高,卖菜本来利润就少,这么一折腾还赚什么钱”,他用了一个月不到就停了。
然而现在,康五菜市场整体接入了京东集市联系统,胡杨飞和王侠也跟上“大部队”,成为了线上卖菜的一员。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在京东集市联系统中不仅能打通线上渠道,还能统一管理菜市场内的库存,智能导出当天线上线下销售额,对当天营业的状况都有数据反馈。最重要的是,京东结款速度快,对于现金流吃紧的小商户来说,这无疑是极大优势。
“这几天我们还有优惠活动,来逛菜市场的老人家看到了都学会领券下单了,而且一传十传百,人流量和单子都多了不少。”胡杨飞忙碌之余,也为菜市场的热闹复苏感到欣慰。
专员点对点帮助 加快菜市场转型之路
与胡杨飞不同,对于王侠来说这次“触网”是他的首次线上尝试。但王侠比胡杨飞幸运许多,第一次就获得了一个亮眼的开局。王侠算了算,自从接入京东线上渠道,他的豆腐销量有了明显增加。如今,线上的销售额已占到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但这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上线起初,王侠以平常的售卖习惯,上架了大份量的豆制品,结果根本无人问津。常驻在康五菜市场的数字化项目负责人崔丽琴注意到了王侠的销量。他告诉王侠,线上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规格偏好更小,分量以一人食、核心小家庭为主,建议王侠调整线上售卖的规格。王侠听取了建议,“修改规格后,好卖很多,线下也有消费者点名要买小分量的。”
目前上海数字化菜市场已覆盖的徐汇、静安、长宁各个辖区试点中,有不少在当地驻场的和崔丽琴一样随时为商户和管理者提供帮助的项目负责人,就地解决系统使用问题。除此之外,还会对不同商品,提出针对线上销售的建议,帮助商户拉动销量,实现增收。
质控能力“下放”落地:东西好才是真的好
胡杨飞发现,数字化菜市场项目不仅方便了快节奏的年轻人,也让喜欢在菜市场买菜的老年人得到了便利。胡杨飞在康五路那么多年,结识了不少老客户,也经营了自己的小社群。
他说:“偶尔自己临时有事不在店里的时候,在群里和老顾客们说一声,他们就可以在线上下单送到家了。”菜市场上线京东,不仅获得了更多的新客,更是稳住了老顾客的“铁粉”地位。
住在康五路附近的蔡阿姨就是胡杨飞的老顾客。她对菜市场的情况了如指掌,哪家的菜新鲜,哪家的猪肉肉质好心里都清楚得很。蔡阿姨表示,“上次满减大,小胡发到群里,我就试着用手机下了一单,结果品质特别好,之后不用每天早起赶早市了。”
在消费者眼里,买菜最注重的还是品质。对于商户来说,品质好才是留住顾客的关键。京东将质控能力输出到菜市场,从质检标准输出、商品准入门槛设定、质检员定期驻场抽检、处罚措施明确等方式,加强品质把控,力求送到消费者手上的都是最新鲜的优选好菜。
上海只是数字化菜市场项目的第一站。随着京东生鲜向中台身份的深入转型,和项目模式范本的逐渐成熟,预计5月底还将落地南京,重庆,西安,天津,厦门,福州等地,旨在通过自身的能力实现菜市场管理系统的升级,一方面拓宽菜市场商户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服务。
草长莺飞四月天,万物复苏,正值蔬菜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胡杨飞也正忙着清点库存,张罗着补货。京东线上渠道的打通,让胡杨飞更加忙碌,但是他笑着说:“忙点好,只要菜卖得出去,忙点怕什么!”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