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顾客保持好奇心,是不是门店吸引力更强呢?
我想起了上海的O.P.S. CAFE,一季更新一次菜单,我每隔几个月去上海出差,上一次喝过的产品,根本没机会喝第二次,而在他们店门口排队的顾客,也抱着猎奇的心态,就为喝杯“不一样的”。
在台湾,有个Come True Coffee,14家店,每一家店都有“在地限定”,每到一个地方开店,根据当地特有的农作物、水果研发创意咖啡。比如台湾桃园有一种特产叫客家甜桔酱,桃园的门店就出品了叫做“桔雾山岚”的产品,把甜桔酱加入其中。
喜茶在各地新开店时,也会有一些在地化产品,比如成都的麻婆豆腐欧包,武汉的热干面包,不在全国上新,只在当地售卖。
——这种做法都不够“标准化”,但却被消费者追捧。
标准化之上,才是品牌的决胜点
发现了吗,那些“常青”的品牌,都爱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探索个性化。
比如我们能在广州麦当劳,吃到的青花椒汉堡,能在肯德基,点到麻辣香锅汉堡——以极致标准化出道的“麦肯系”,这两年也不断推陈出新,螺蛳粉、茶叶蛋、小龙虾,成为消费者到店的理由。
在饮品领域,以运营标准化著称的品牌,比如一点点、CoCo都可,在社交平台上,他们的隐藏菜单,更被消费者津津乐道。
前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的新书《从头再来》中提到,舒尔茨刚刚把意式咖啡的做法在美国星巴克推行时,这种个性化的做法被追捧不已,随着门店越来越多,星巴克成为了标准化的代名词。
而在全球门店过万后,星巴克又开始做臻选店、烘焙工坊、酒坊、焙烤坊、宠物友好店、手语店,以及推出手冲咖啡、创意咖啡、创意茶饮等看似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比饮品成熟度高的餐饮行业,关于标准化的探讨,开始得更早。
喜家德虾仁水饺,就是用了一种“标准化+个性化”的方法制胜的。
比如,在中央厨房,他们的原料和制作很讲究,一次使用多少面粉、多少盐、多少水,和面多长时间,都有明确的数据标注。但到了门店,喜家德又坚持透明厨房,人工现吃现包。
对新茶饮也是一样,标准化不是单纯用多少水、雪克多长时间,而是这背后的化学作用催生的五感变化。
标准化是选材、制作流程的稳定,解决的是让消费者放心的问题;那些充满个性、新颖、“不标准”的东西,才是让一杯产品从80分到95分的关键。
事实上,新茶饮真正破圈,是因为使用了真茶、真奶、真水果,突破了粉末勾兑时代千篇一律的口味,才会被消费者喜欢。
标准化是为了商业化,但不能背离了消费者对健康和个性的诉求。
标准与规模是激动人心的商业故事,特立独行偏安一隅,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也许,当新茶饮能够放下对于规模的执念,才能真正释放饮品的天性。
来源:咖门 国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茶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