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贰麻酒馆,也是前两年趁着小酒馆的风口兴起的,如今生意也不错。贰麻酒馆的店面主打古风+赛博朋克的混搭风。一楼有驻唱,楼顶环境很好,可以看到广州塔。
从菜单中可以看到,店里的酒非常有创意:加了奥利奥的熊猫酒仙、白酒巧克力冰淇淋混在一起的特调酒、适合朋友分享的九碗酒、以一整个西瓜为盛具的瓜西西......光是名字就能勾起顾客的好奇心。
至于这里的菜品,消费者评价:“人均110元,东西很好吃,面、钵钵鸡和冒菜水平超过其他同类型饭店。爆浆兔腰特别好吃。”
正如金庸武侠小说中很多很多的小酒馆一样,他们见证了各门各派的荣辱兴衰,也送别无数风流侠士。记者实地调查后也发现,当下的这些小酒馆,也如各大门派一样,有的兴盛、有的破败、有的甚至消亡。
热潮之后,小酒馆遇冷原因几何?
踩在酒饮消费的风口上,小酒馆的生意本应逐渐向上走,但如今品类的生意却两极分化明显,真正火起来的、让业内以及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品牌也没几个,为什么?
在实地走访之后,红餐网也采访了业内资深人士,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 没有记忆点,同质化严重
“其实环境餐品都差不多,几张木桌子木椅子,江湖古风的氛围,不打开菜单我都能猜到他们卖的是小陶罐装的果酒。”一位在番禺读大四的95后告诉记者。
确实正如她所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小酒馆,店面装修和餐品结构同质化较严重,品牌辨识度非常低。
比如,大多数小酒馆都主打江湖古风,菜品多以川湘菜、下酒菜等为主,凉菜居多。至于果酒,虽然每家门店都强调自己的果酒“独门自酿”,但口感风味并没有太大差别。
“每个城市的文化土壤不一样,做冷吃凉卤系列的川菜,再加一些中式调酒,这种模式已经呈萎缩的趋势了。”霸王虾创始人袁烨在成都见证了多个小酒馆的兴衰,他认为,过去川渝小酒馆模式缺乏一个整体的升级,从用餐体验来讲已经对年轻消费者产生不了吸引力。
2. 消费群体有限,难接回头客
袁烨表示,在川渝地区的小酒馆里,女性顾客的比例非常高,“比男性高出很多”。
“小酒馆产品方面大多主打口味甘甜、度数不高的果酒,这类以年轻女性为主的顾客群体较难破圈,受众面实在是有限。”
此外,相较于主食,喝酒属于低频消费,酒馆不如正餐受众面广;且年轻人饮酒都有“追求新鲜感”的心理,打卡完这家,下次就去另一家了,小酒馆难接回头客。
3. “慢”文化导致翻台率慢
小酒馆的情感导向在于“慢”,在于社交和解压,这是它独备的属性。但“小酒小菜慢慢聊”,主张“慢”的小酒馆都会面临整体翻台率低问题。
午市的客人本身就比较少,到了晚上,餐位又会因为翻台慢而变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记者在实地走访时,就看到一些小酒馆顾客面前桌上的烟灰缸里插满了烟蒂,可见他们已经坐在这里聊了很长时间。
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午市不足,晚市翻台慢,小酒馆非常容易面临看着热闹,其实营收入不敷出的情况,导致经营难以维系。
4.市场尚在培育期,未形成规模
我国的轻酒饮文化尚在发展中,远不如欧美、日本常态化,而且国内年轻人对酒的品鉴能力也不足,因此酒的销量是有限的。
“真正懂得品酒的人、爱酒的人,喝酒的首选肯定不是小酒馆。”袁烨说。“现在的年轻人喝的是气氛或者是范围,或者是整个欢乐的一个一个一个体验。”
他表示,在经营困境和文化差异影响下,小酒馆在国内并没有形成为大众所熟知的品牌,且市场尚在培育期,资本不会大规模进来。
5.开在巷子中的酒馆,难以引流
很多小酒馆喜欢选址在七拐八拐的巷子里面,更具市井气的,更能让顾客放松,但是这样的地理位置很难找。记者在打卡江南西小酒馆时,就在青竹大街的小区巷子里看着导航差点迷路。
受制于选址,这些小酒馆的曝光度极低,必须投放大量的营销广告,否则很难引流。
以上诸多原因,都是当下小酒馆面临着的诸多窘境。开店热潮褪去之后,这种模式已进入洗牌时期,若不及时打破囹圄、升级创新,终将面临淘汰。
正如一位业界人士所说:“小酒馆再不进行创新升级,是没有出路的!”
小结
总的来看,小酒馆虽距离规模化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逐渐升级的消费趋势也赋予了它无穷的潜力,独特的、有性格的品牌若能随着顾客的需求做出升级,将永远不缺生长空间。
来源:红餐网 刘佳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