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第一眼就看到KFC红,轻微惊讶了下,要知道在80后的记忆里,肯dj、麦dl,别说在县城了,就是在市里也吃不到,要尝鲜还得去省城撞撞运气。
我掏出手机刷了下,现在的KFC是有多狂野,县、小镇都不放过,可能一个镇上都就开了好几家。
更重要的是,开在县城里的肯德基,开一家火一家,以安庆市为例,下面所有县域肯德基平均净利润率都在20-25%左右。
除了肯德基,像海底捞、喜茶、瑞幸等,早就开始布局小城镇,这对于投资商铺的同学来说,其实它们来不来县城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在哪设点?
因为他们会利用专业的团队,以及大数据判断未来县城活力最旺的区域,而这类区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而且因为他们的入驻,也给这类区域多上了一层盈利保障,所以,在县城挑商铺,跟着它们走,应该没错吧?
01
肯德基选址,还是很骚气的
一个县城的同学告诉我,刚开始是去图新鲜。
后面发现去的次数越来越多,找人谈事、约会见面都会选择那里,到哪都很顺,旁边还有其他娱乐场所,可以约下一局。
其实在业内看来,肯德基早期拓展新门店时,无论是理念标准、部门架构,还是人员素质,都是行业模仿却甚少超越的对象。
这背后的战略方是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作为开发选址的祖师爷,它在连锁店选址方面的能力,一直被星巴克等品牌仰视。
而且不光是快餐连锁,连零售业耐克、阿迪,也一直摸索百胜走过的路,其实,早期百胜为分店选址方面的能力,确实超群。
甚至当年有人买房、买商铺都会跟着肯德基走。
现在肯德基拓展已经走到第3期(1991当年,第一期;1992-2000年,第二期),肯德基不再像之前那样,下派一个团队帮助各加盟店选址。
巧的是,安庆市望江县城的这家肯德基店铺,就是1991年拿到的资格,只是拿到经营资格的这个人,到今年才在县城开了家肯德基。
天啊,29年,这张经营权,应该是爸爸辈传下来的吧。
所以,县城里肯德基,尤其是这种1期肯德基加盟商,它的选址逻辑,还是值得写下这篇文字的。
县城选商铺,请跟KFC走。
02
第一步:怎么算人流量
总的说,肯德基的布点逻辑是:城市-商圈-点址,这是大家网上都能搜到的。
但是你找不到的是,他们对商圈选择的具体标准。
肯德基会对比这个县城最繁华的5个商圈,如果没有5个,就对比所有的商圈。
在商圈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流量,以及客户品质。
肯德基的选址小团队,会通过对商圈内可能产生竞争的品牌,在黄金时段的销售额、人流量来确定这个商圈的消费力。
另外,还会调查这个商圈现有购物中心的停车数量,来衡量这个商圈消费梯度、客户品质。
比如,在望江(县城),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地方的人流量都比较大。
那KFC是怎么给人流量定性的呢?
一般,他们会掐着表算各个商圈竞品门店门口,或者是候选门店门口,各个时间段,经过多少人。
而且不是笼统的一个标准,它是根据全县人口数量,再分季节、早晚高峰去核定人流量的大小。
另外,马路边骑自行车的人群也算作人流量,而马路上的机动车不能算。
这点的逻辑在于,一般而言骑自行车的活动范围要比开车的活动范围要小,无论是停车便利度还是活动范围,自行车作为客流量都有被考量的意义。
而且如果马路过宽,中间有隔离带,那顾客过马路来消费的概率也会大打折扣,因此那种过宽马路的另一边人数也不能算作客流量。
还有牛*的一点是,肯德基在采集到人流量数据之后,它会将人流数据输入专用的计算机软件,然后测算出在这个地方投资额的上限在哪。
超出这个标准,开店就无法盈利,这很重要。
03
第二步:找准聚客点
人流量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第二步,需要考量商圈的“成熟度”。
而一个商圈成熟度的标志,是有没有主要的聚客点,这又是什么,就是客人在某一个地方产生商业消费的密集地点。
聚客点一般人流量较大,交通不便捷,有一些比较醒目的标志,比如说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
如果只是单纯的人多,但是没有聚客点,那这里也是不适合开店。
这也是为什么上海火车站地铁站换乘点下方,虽然人流量很大,但是两边却没有适合开店的原因。
也就是说,不仅要人流量大,还得是能留住人,或者说能让人逗留的地方,我们再拿这张图说事。
4个商圈人流量都比较大,但是商圈1、4,人群逗留效果都不如2、3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小区,居民挺多,业主消费水平也在那。
但是因为小区周边缺少聚客点,所以小区看着人流量大,但周边店面也没有几家,这样的情况下。
只有等社区成熟之后,才能再重新考虑入驻。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