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拍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视频,比如把打火石之类的奇怪东西丢尽料理机里面,再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做出来的慢动作效果非常炫酷,由此‘不小心’引爆小米米粉圈,还火出圈外。”黄铭杰介绍,品罗关于料理机的视频,全网总播放量有近千万,但是成本却只有3万元。
而小家电经历的第二波产业红利诞生于近两年——直播带货。
品牌专家李倩认为,带货只是一种产品营销手段而已,但由于小家电更多的是放在创新性上与产品的使用场景上,这类产品对于演示的需求比较集中,所以视频的营销手段会使得小家电比其他品类具备一些额外的优势。
某小家电品牌的联合创始人余明(化名)介绍道,疫情期间曾借助某个网红大主播单场卖出数千台产品。在直播时,低单价高颜值的小家电,完全能刺激起用户的冲动型购买。
当然,新小家电品牌的产业红利实际远不止于此。
黄铭杰曾自己复盘过,电商渠道、消费升级、消费者审美的提升、用户群体的年轻化、国货潮流,都是新品牌的发展因素。
“重点是,我们这些新品牌更懂用户。”余明强调。
在加入团队之前,余明曾是某硬件大厂的设计师,非常清楚当代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相比之下,传统品牌如果在小红书上做推广,除了说年轻人根本不关心的那些产品性能,还能说什么?”
新一代的创业者与传统企业家不一样,他们做家电与智能产品的思维更是天差地别。
“可能我们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会带来一些新的东西,一旦新的东西打中了就会带来红利。”黄铭杰补充道。
新品牌的护城河
与黄铭杰一样,余明团队也曾享受过新小家电品牌的产业红利,但是到了2020年下半年,他越来越觉得,公司“不好做了”。
历经40年发展,小家电已步入充分竞争阶段。“美九苏”三足鼎立,新品牌凭借长尾效应下的个性化需求,网红爆款迭出,一路跑马圈地,在传统小家电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可是对于所有进入的家电厂商来说,机会与市场火爆背后,日渐白热化的竞争也不容小觑。
小家电本身产业链就小,进入领域容易,退出也容易。但若没有长期的战略与研究投入,单纯依靠投机赚快钱很难长远立足。
“现在,身边的同行越来越多了。然后一个品类红了之后,电商上瞬间出现一大堆完全一样的产品。”余明提醒新入行者,千万不要被今年以来小家电市场火爆的一系列表象所迷惑。
在他看来,如果相关企业不能在品类、功能、体验、文化等方面,面向用户升级的生活场景展开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还是停留于空气炸锅、果汁杯、网红锅等品类的过度消耗。那么,小家电市场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起倒霉”。
另外,对于新品牌来说,通常会以颜值为侧重点,迅速打开用户心智,但是在黄铭杰看来,现在有些企业用力过猛。“到了2020年,设计上水平大家都已经提升了,但是本质的一些事情,如研发,提升产品核心性能,优化体验等环节,真正愿意做的人不多。”比如我们专注的破壁机领域,真正愿意去持续投入研究降噪,更易清洁,更紧凑的机身,胶囊化耗材的研究等苦活,愿意做深的不多。我们认为,产品定义,设计和工程是三位一体的。
黄铭杰很直白地表示,设计是提升体验的过程之一,但是国内的一些新小家电品牌将其分裂了,“颜值很高,但是内在的东西一般。”
归根结底,这些还是小家电品牌如何构筑自己的护城河的问题。
在李倩看来,小家电迎来发展红利一个的很大原因,就是过去中国市场以大家电为主要的家电竞争赛道,但是大家电却不能满足细分需求和新的消费场景,而小家电恰好能以此切入。
在这个赛道里,核心的打法还是挖掘用户场景需求以及产品创新。“就比如摩飞的那款网红锅,满足了租房年轻人的‘火锅烤肉二合一’‘半下厨房的需求’,还有小熊电器推出的酸奶机、煮蛋器,都凸显出大家对新的小场景的揣摩。”
小家电如今的发展思路与过去大家电粗放式的创新思路截然不同。她认为,随着行业的发展,品牌塑造必然会是小家电品牌的护城河之一。
李倩解释道,目前虽然小家电是百家争鸣的赛道,但是长期来看,当用户需求被满足之后,还是要靠品牌取胜。“就比如戴森,它品牌的整体的系统性与完成度都非常高,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同,以及品牌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带给用户的观感,会是它取胜的手段之一。”
来源:铅笔道 希言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