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生鲜陈列设备变化就可见一斑。
2017年率先在永辉生活亮相的双温立体一体式子母柜,就是充分利用空间、立体式陈列的代表。
“这是我们根据永辉营运的需求特别定制的。”王勇表示,这些柜型特别适合社区店和小店的需求,第一,不占用空间;第二,一个陈列柜可存放两种不同温区的产品,提高陈列效率。目前,超市等零售企业现在的子母柜已经迭代发展到第三代产品了,即冷冻和冷藏两部分可以随时整合或分开,使用场景会更多。
业内独特的一体机亚洲风系列,运营节能与综合投资相较过去的传统分体玻璃冻柜降低了80%左右,更加适合中大卖场的改造和小业态门店的快速拓展。王勇说,“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一个半月以后了。”
而餐厨场景的深化,也使得生鲜商品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扩大。
赵萌坦言,未来超市发还将在生鲜半成品上进行深化,在目前70~80个单品的基础上在增加更多精加工的肉禽,特别是陈列资源的分配上,打造组合式场景式陈列,让“吃”的欲望刺激大家消费者主动购物。
显然,王勇也早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前都在忙着做冷,现在我又要做热了。”
王勇表示,目前凯创正在逐步推广一柜三温的子母柜一体机,在一体机子母柜上实现冷冻、冷藏和加热三种功能,从-22℃~40+℃全方位满足大生鲜的鲜度管理需求。
不过,对于设备定位,王勇有着清晰的认知,“设备只是卖场中的绿叶,商品才是红花。”不论门店如何变化,设备如何升级,适合产品展示,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投资和运维费用,保证商品品质才是最终目标。
越“热”越“冷”
从单品到门店,从企业到行业,生鲜市场的火热带来了冷链整个行业的机会与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6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79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6.7%。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当前中国生鲜(果蔬、肉类、水产)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冷藏冷冻、短保、半成品、快手菜等生鲜消费标签的涌现与提升,同时前置仓、门店到家、平台到家等多种模式到家业务的完善,都需要后端大冷链环节的支持,这也在刺激着也让零售企业加快完善冷链上下游的组合升级。
于是,零售商超对于生鲜配送中心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冷库、冷藏车、商用冷链都迎来的行业发展机遇。
2019年投入使用的生鲜传奇配送中心,引进了日本和德国的自动流水线,把大量的前台工作转向后台生产出半成品菜和预包装生鲜,完成了生鲜商品的标准化和成品化。
距离合肥2000多公里外的福建,谊品生鲜第四个生鲜配送中心也在2020年1月投入使用。
行业生鲜标杆永辉更是“步步为营”。永辉超市2020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其常温、定温配送中心共计30个。此外,黑龙江哈尔滨定温仓及常温仓扩仓、广东定温物流中心冷链仓、陕西物流中心扩仓也已启动建设。
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数据也显示,去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1.47万台,同比增长19.3%,冷库容量达到6052.5万吨,同比增长15.6%。
冷链的最后一公里争夺更是日益激烈:前置仓、平台到家、门店到家、社区拼团、无人自提柜等多模式快速扩张。
而在冷链人王勇的眼中,前置仓与其说是生鲜电商模式,不如说是冷链系统,用做冷库的方式做迷你仓,这个仓既有储物的功能,又有展示的功能,还能快速存取货降低运营成本。
王勇坦言,前置仓市场的竞争和逐步规范已经给冷链物流系统带来了机会,所以导致这两年的冷库系统供不应求。
以前置仓竞争异常激烈的上海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等生鲜电商开设的前置仓已超800个。上海市商委还计划在3年内新建3个城市冷链物流分选中心、300个前置仓。
凯创冷链这一次依旧选择走在前面,在2017年率先布局前置仓的全冷链试点并成功运营,引导了行业的仓类设备不断创新。
2020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凯创冷链正在逐步深化商用冷链、商用机组、商用冷库、商用不锈钢冷柜的大冷链整合系统。
当然,大冷链是一个从产地到餐桌的漫长且环节众多的过程。各家在布局的过程中也是推动行业进步的过程,总有人掉队,也总会有人赶超。
来源:灵兽 燕双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